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丹东晓程
丹东晓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304
  • 关注人气:60,6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3.15”自主车能冲出低品质窘境?

(2013-04-26 08:07:26)
标签:

后3.15

自主车

能走出

低品质

窘境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后“3.15”自主车怎样走出低品质窘境?

/晓程

虽然很多用户抱有满腔民族情怀,对自主品牌一往情深,但是少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型的品质依旧疑虑重重。今年“3.15”晚会,某自主品牌车型的问题被公告天下。在强势媒体放大效应的烘托下,人们对自主品牌更是疑窦丛生。

客观地说,某些自主品牌产品品质和性能,确实与合资产品有一定的距离。不用说自主品牌,即使是合资品牌的产品,与同品牌同车型的原装进口产品的品质也并不完全等同。

的确,汽车的生产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很多问题需要高端技术来解决。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既要控制生产成本,又要保证产品品质。这对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都是关键问题。今年的“3·15”无疑让本就身处困境的自主品牌雪上加霜。

在以往,自主品牌产品的品质问题,只是消费者反映个例,更多的人处于旁观、道听途说的状态。但是媒体针对产品品质问题的集中报道,让旁观和道听途说变成了现实。而猜测一旦被坐实,留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变得很顽固,进而蔓延到对整个自主品牌品质的更多质疑和猜测,让自主品牌大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懊恼。公众对自主品牌的“印象病”,一时根深蒂固,难以清除。

在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之后,自主品牌再想树立高品质形象就很困难。制造工艺问题、生产一致性问题、成本控制问题……自主品牌如何在这非常时期从消费者“质量不过关”、“低品质”的质疑声中走出来?

危机公关只是下下策,改变企业理念、提升产品力才是关键。实际上,自主品牌品质的提升已经达到了出人意料的程度。即使央视报道过的自主品牌产品问题,也已经属于过去,相关企业在报道之前,就已经发现问题并正在自觉修正。

2013上海车展产出的自主品牌产品,就很说明问题。很多产品经过改款换型,让人眼前一亮。一些概念车和量产车所展示出的技术和品质令人赞叹。研发费用的投入,研发团队的巩固扩充,自主创新科技攻关的深入,设备设施的增加,使自主品牌的品质、质量,与合资品牌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小,有的产品品质已经可以与合资品牌的同类产品比肩。吉利的全球鹰系列、英伦系列、帝豪系列产品,奇瑞、长城、上海汽车的产品,品质都在提升。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的研发团队,都已经专家化、高端化、国际化了,很多国际一流设计人才、高端制造人才都已进入他们的研发团队,其实力之强大,令人震撼。

帝豪EC7是吉利汽车正向研发的代表作,同时吉利汽车也拥有了自己的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生产能力;奇瑞的产品也开始正向研发,并且有自己的发动机研发生产能力。就连全球鹰熊猫这款微型车,也有独特的产品平台。

仅全球鹰熊猫的生产工艺方面,吉利就下了大本钱,临海基地改造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工艺,共有15条工艺生产线。其中涂面漆生产线采用先进的“鸵鸟毛擦净机”,对车身外表面进行擦净除尘,同时还引进了两台喷涂机器人,对车身外表面进行中涂及罩光清漆喷涂,并采用集中输调漆装置供给中涂、清漆涂料及溶剂。这套设备也是目前国内同行业最先进、最现代化的设备,从而使吉利熊猫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证。

焊装工艺方面,16个日本Nachi焊接机器手,完成376道车身焊接工序,工艺先进,焊点精确,布点均匀,可以每2分钟完成一台白车身的制造。涂装工艺方面,机器人自动喷涂、鸵鸟毛擦净,下涂、中涂、上涂三大涂装工序,造就熊猫十年不腐之体。


后“3.15”自主车能冲出低品质窘境?


总装工艺方面,整条生产线采用电脑自动控制,主生产线与调整线动作完全同步,实现了熊猫不落地生产。 熊猫检测工艺、高低温环境测试,采用世界先进的整车检测线,确保下线车辆100%检测。


后“3.15”自主车能冲出低品质窘境?


自主品牌目前最关键的是继续全面提升品质,潜心打造产品平台,提高产品工艺和检测水平,引进世界一流高端铸造、组装设备和检测设备,稳定充实研发设计团队,注重研发创新,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同时强化宣传。

建议自主品牌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低品质告别;车型品质不稳定,绝不出厂。只要产品好,强化宣传,让消费者深入体验,假以时日,就会得到公众认同。

相信今年的“3.15”,只是意外的小插曲。后“3.15”时代,自主品牌一定能走出低品质窘境,迎来春光明媚的光明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