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品牌转型谋变寻求腾飞

(2011-11-14 07:41:53)
标签:

小三

难上位

合资自主

将自消自灭

晓程

汽车

焦点评论

丹东晓程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自主品牌转型谋变寻求腾飞

文/丹东晓程

裁员风波骤起、销量下滑等诸多问题一度将比亚迪推到舆论的中心。虽然此后比亚迪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将如何应对困境,但从今年比亚迪频繁的“大动作”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些端倪:比亚迪新3系的换芯升级,e6先行者的成功上市,以及上半年比亚迪与奔驰之间展开合作等,都能看出亚迪正在开始对这些负面影响进行反击,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显然比亚迪的连环举措都隐隐传达出,比亚迪正在“密谋”着一场转型和蜕变。

狠抓核心技术——发动机的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面对着以“技术”为宣传卖点的德系、日系车,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技术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如何突破技术难题,合资品牌选择借用,多数自主品牌选择引进,但是无论是借用还是引进,都是别人的东西,自身的竞争地位往往会很被动。从上市的新3系A家轿、G6等发动机技术上可以看出,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研发实力。

以最近上市搭载BYD473QE发动机的新3系为例,这款由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拥有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发动机,采用了独特的EGR废气再循环技术,将发动机排出废气的一部分再送回进气管充分燃烧;全铝合金16气门发动机,轻量环保;采用德尔福最新版本的电喷管理系统,四点火线圈每缸独立点火,与相同排量发动机相比具有大功率、省油特性。而且,BYD473QE发动机也比亚迪新3系入围新节能惠民目录,这说明比亚迪的节能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除了新3系车型外,搭载TI发动机的G6成功上市;实现全球续驶里程最长的e6先行者的推出,都标志着自主品牌在动力总成方面和世界发动机总成的技术差距明显缩小。

从单纯的垂直整合走向更为开放的内部协作+外部协作

除了连续推出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外,比亚迪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来扭转自主品牌“低端”形象,比如比较轰动的比亚迪与奔驰联姻的事件,以及收购荻原模具事件,都说明了比亚迪已经从单纯的垂直整合转向内部协调与外部协作并举。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与戴姆勒集团的合作并非我们常见的技术换市场的合作,而是双方技术强强联合,双方以50∶50比例注资成立合资公司――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结合戴姆勒在电动汽车结构和安全领域的专有技术以及比亚迪的汽车电池和驱动技术,共同创立和拥有新的品牌,将新一代电动汽车推向市场。中德双方的工程师、设计师和其他专家团队以及更多人员投入的紧密合作,将双方优势充分发挥。

通过与奔驰的合作,比亚迪吸收到了一流合作伙伴的造车理念,参照奔驰德系车的质量技术安全标准,在原材料使用上突破局限,尤其是新3系车型上可以看出,这些车型均增加了18处镀锌钢板,并且安全性和耐久性上都得了显著提升。

去年,比亚迪收购了荻原模具厂,通过收购荻原模具厂,不仅可以完善自身模具工艺水平,把馆林工厂生产的车门等模具运到中国用于汽车生产线,还可以让中方员工掌握其先进技术,以提高比亚迪的国际竞争力。收购之后将荻原车体成型先进技术应用在国内汽车生产上,促进了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让比亚迪的产业链条更严谨、更完整,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加速向成熟车企整车技术靠拢,不可谓不高明。

而将世界知名供应商如博世纳入比亚迪的供应体后,从新三系的零部件各方面升级看出,比亚迪将关键零部件即自主研发之外的一般零部件放手外部采购,集中精力搞核心零部件研发和技术品质升级,既保证了关键技术的稳定进步,又节约了资源,真可谓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从单纯的垂直整合到内部协作+外部协作,比亚迪实现了很多方面的升级。我们知道,拥有核心技术和开放的心态是企业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而比亚迪正在朝这方面转型,且走在了自主品牌的前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