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太太诬告驾车人的未尽思考

(2011-09-06 09:39:26)
标签:

老太太

诬告

驾车人

未尽思考

晓程

汽车

焦点评论

丹东晓程

自主品牌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老太太诬告驾车人的未尽思考

文/丹东晓程

最近老太太频繁出击,于是多位驾车人均被诬告。

此类事件,给人的思考太多。

第一、判案必须考虑社会后果

老太太诬告现象频繁,不能不说与老太太频繁胜诉有关。有便宜就占、想占便宜就能占到便宜,是老太太坚定信念把诬告进行到底的主要原因。

于是老太太赢了,社会输了。

即使许云鹤案中老太太不是诬告,但此前此后发生的一系列案件足以说明,老太太诬告不是个例,是个值得探究的社会现象。

笔者在汽车节目里通过短信征求听众意见,老太太摔倒,你救还是不救。85%的听众表示不救或者替老太太拨打120、110求救。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文明之花,从此将大面积凋零。老太太得到了自己满意的赔偿,但整个社会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是,今后的老太太摔倒,再也无法享受应有的关怀救助和帮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伸以援手。众多老太太失去救助,是谁之罪?

9月2日,一88岁老人摔倒后由于没有人上前救助,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而死。类似的悲剧和今后还将上演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就审判的个案来看,彭宇案或者许云鹤案可能是公正的。但从社会的大背景和中国的文明进程司法进程来看,案件的审判未必公平。绝大多数不认可的案例,哪里有公平正义可言?从案件的负面影响来看,其示范效应已经造成老人摔倒无人肯救的超级冷漠状态。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冷漠。这是文明程度比较发达的世界各国根本没有的冷漠。时间范围内只有中国、中国历史中唯有当代才有这种冷漠状态。相互猜疑,互不信任,道德沦丧,自私冷漠,这种局面是谁造成的?拥有5000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道德沦丧到如此程度,文明历史等于倒退了若干年,这是多大的代价?

这种严重后果,法官判案之时,应该充分考虑。

第二、不能让驾车人群是强势群体的理念干扰司法

驾车人是强势群体,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开车人就是有钱人,有钱人就该多承担责任,多出钱。倾向于弱者的潜规则使事故处理有意无意地向行人倾斜,这实际上说明,驾车人群是强势群体的理念已经干扰了司法。

十年前,拥有私家车的人群,肯定是强势人群。因为车价很高,属于奢侈品,没有实力根本买不起。十年前普通人群还没有形成私家车购车理念。于是拥有车辆的人群都是富有人群。十年过去了,车价下降,汽车已经不是奢侈品,购车的刚性需求增强,普通人群成为车辆购买主体。为出行所迫,他们的购车是实实在在的家用代步。这些购车者,绝大多数都是中低收入者。他们还要承受着养车、修车、税收、保险、罚款、停车费、燃油费等多种负担,承受着出行风险,承受着驾车出行面对拥堵的紧张焦虑的强体力兼脑力劳动。养家糊口,已经心力交瘁。面对诬告,还要继续付出代价。他们已经不再是强势群体。很多人是初次养车,他们的经济实力、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比行人还要脆弱。让他们承担诬告的代价,将从根本上打击这些人群的行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道德心。这部分人是汽车社会的主体。他们失去助人为乐的道德心和对法治社会的信心,会造成公信力的瞬间崩塌,社会信心很难修复。

把诬告碰瓷的后果强加给这部分人群,无论如何,他们都难以承受,遭遇重创之后,积极热情的道德心将变得扭曲、冷漠。社会文明将因此而无情地倒退数十年。

法官判案是不该有杂念的。但一定的社会理念往往成为干扰因素,在证据不足,双方各执一词、纠缠不清的时候,往往这种陈旧的理念就会发生作用,干扰办案。结论就将因此产生。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莫不如此。

第三、必须彻底填平诬告陷阱

著名支持人孟非已经说过,宽容开不出善良之花。有老太太诬告开车的救助人之后,电子监控澄清了事实,证明老太太纯属诬告。老太太道歉、送锦旗后不了了之。孟非因此呼吁,对诬告者必须惩罚。

对诬告者的宽容,是因为诬告者是老太太。老太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有恃无恐,屡次诬告,没有成本,只有便宜,何乐而不为?

必须通过法制建设,填平诬告和碰瓷的陷阱。否则对助人为乐的驾驶人显失公平。诬告碰瓷,应该一律按敲诈勒索罪处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年老还是年少。

善良之心是脆弱的。必须用心呵护,努力培养,让文明之花开遍祖国大地。救人难,老太太出现之后救人更难。法院的判决往往使冷漠之人更增加了冷漠观望、不去助人为乐的借口。长此下去,好人将越来越少,无赖将越来越多。无赖增多的社会,是个什么社会?中国的当代社会文明已经较发达国家远远地落后了,这是事实。难道能让文明世界将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么?

 

(新浪汽车独家专稿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