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丹东晓程
丹东晓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94
  • 关注人气:60,6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2006-10-18 16:45:13)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今天是10.24。
    今天的新浪汽车首页又有降价新闻惹人注意:凯旋旗舰版或在京买断销售,车价将大幅度优惠;POLO劲情、劲取全系优惠2000元;二手宝马一夜降价10万。
    五年前,我和一位富康车的汽车经销商谈车价。当时富康车是16万元。他说,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以后也不会再降了。此后不久,汽车价格战就打响了。现在,富康车的价格不得而知。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车价正式进入快速下降通道,价格战由此点燃。5年来,国产车价调整周期由最初的8个月缩短为3个月。厂商整车降价、经销商整车降价、厂商零配件降价、经销商购车优惠措施——汽车降价从夏利开始的头条新闻,到现在几乎天天降价不是新闻。桑塔纳轿车从早些年的17万到现在的7万、别克凯越从刚刚上市的14.98万降到现在的10.18万、轩逸上市不到两个月降价5000——汽车降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牌推得众牌皆倒,一车降价众车跟进;就像秋天熟透了的苹果噼里啪啦直掉;就像黄海鸭绿江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让众多持币待购的铁杆车迷看的直喊过瘾。
    看着看着,由开始的目瞪口呆,到现在不足为奇了。
    既然现在降价待沽,何必当初高价而出?
    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喊降价降价最低价,但往往今天降了明天还降,也就没有人相信你的价格的真实与合理了。即使喊破嗓子,也还是没人相信。你即使再降,人们也认为你是理所当然,毫不领情。
    至此,汽车厂商和汽车经销商的企业诚信和他们的产品商品一样大幅缩水,威望扫地;他们的关于价格的声明性告知性语言也一文不值。人们只关注最后讨价还价得来的价格,只相信自己侃出来的价格。其它,任你说的天花乱坠驴叫唤也没有用。
    等到最后,汽车价格真的一降到底、降无可降时,人们还是认为你价格有水份,还是不领这份情。
    汽车厂家只有不断降价,满足消费期待,赢得可怜的低利润。而一辆汽车能挣多少利润的问题,厂家讳莫如深,消费者如在五里雾中。你再说薄利多销,他永远也不会相信。
    于是买车的捂紧钱袋子盼着你降价,你不降我就不买,你降了我还不买等你再降;卖车的不断说已经降到底线了,却为吸引消费者上钩还不断的降。双方呈对峙的胶着态势。
    企业的诚信是无形资产,是无价之宝。如果不能重建汽车价格诚信,企业将损失惨重。
    企业的销量靠不断降价来维持,最后降无可降,退无可退,只好降质量、降品质、减配置。
    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双双受损,两败俱伤。
    问题相当严重。
    这是汽车企业、汽车销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看目前的定价机制和降价趋势,这种结果势必到来。
    这可如何是好?
    晓程建议:
    与其被动降价,不如主动回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应,开展汽车企业价格诚信活动,实行价格透明、成本透明、新车合理定价、车价一步到位。车价降到最低位之后保持稳定,保证质量;配置不减,质量不降,以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真正取信于民。
    建立新的新车定价机制。定价理论依据公布于众,价格形成原理公开透明,价格构成条分缕析,生产和销售成本、企业合理利润、经销商利润完全公开,汽车质量等级、各种配置列表公布;成立价格监督部门实行价格监控,发现不实价格即予曝光。
    根据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不同,物有所值,允许企业利润空间的差异和价格差异。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这样主动的价格诚信活动,让消费者对汽车价格一望到底,一目了然,不必天天盼着降价,企业不必为降价减配处心积虑,消费者也不必担心朝价昔降,持币待购,车友也不必等待观望,企业和消费者双双受益,达到双赢。
    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
    沈阳华晨骏捷就有点价格诚信的意味。在此基础上,价格成本再公开透明,如果质量提升,成本提高,骏捷的价格还可以提上来。提升下降都有依据,价格升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就不会有人大惊小怪,企业也不会为此付出诚信缺失的代价失信于民。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车价:我怎能把你一眼望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