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这样猜严谨吗?

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请美女沙画师维维画了一幅美仑美奂的沙画,然后让大家猜是哪一句诗词。结果有一小伙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主持人就恭喜他“答对了”。我觉得这很不严谨。
像这种月下把酒的意象在诗词多不胜数,为什么不可以是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当然,如果非要找,月下泛湖饮酒的诗,我能找出一箩筐来。就说最普通的,这个形象也未必不是李白。李白和苏轼都是古人,没有照片传世,具体长啥模样谁也不知道。反正都是风度潇洒的文人,不是环眼圆睁的粗莽猛汉。但一般画中,李白倒是常戴这样的软角幞头。而苏轼往往是这样的: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19/20120919170226-630019622.jpg
这种直角的幞头,在唐代是只有皇帝才能用,一般人不能,但到了晚唐时,大伙渐渐没这规矩了,所以到了宋代,一般的贵人都这妆扮了。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过详述: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我们看画中幞头,软角垂两带,按说更像是唐人打扮。当然,你非说宋人COSPLAY唐人,哪也没办法。但如果猜是李白句,应该也不错。
另外,有人说,这画的是西湖,苏轼有在杭州为官经历,当是此词句。然而,苏轼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是在山东密州思念弟弟苏辙时写的。根本不是在西湖上。
然而,图中柳枝轻拂,嫩芽方生,哪里又像是中秋时分?
所以这其中不能说是漏洞百出,但作为电视上的文化普及类节目,还是严谨考究过为好,尽量使答案具有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