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江湖夜雨
作家江湖夜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26
  • 关注人气:1,9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述真实版《赵氏孤儿》

(2010-12-17 08:21:38)
标签:

杂谈

  昨天才看了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觉得故事被割裂得支离破碎,完全不合情理。为了防止大家受电影的“欺骗”(影视故事误导观众非一日一时了),江湖夜雨凭自己读古文的能力尚可,给大家剖析一下真相:

 

  1、关于晋灵公: 

  剧中彭波演的这个晋灵公滑稽有趣,没心没肝,酷似后来的阿斗刘禅。但历史上的晋灵公更残暴得多,厨师煮熊掌不熟,就被大截八块,装竹筐里抬出。当时的朝中重臣赵盾(就是电影里的相貌凶恶的红衣老头)屡次劝谏,让晋灵公很烦他,于是派刺客去杀他,又召他饮酒时放恶犬去咬他,但都没有成功。后来赵盾吓得出逃。但没出国境,他的弟弟赵穿就带人杀了晋灵公。赵盾被迎回重执朝政。这件事,虽然貌似赵盾没参与,但正直的史官董狐却坚持写上:“赵盾弑其君”。董狐也因此成为史家中的名人。

  所以,电影里所说的晋灵公是屠岸贾害死,嫁祸赵家,这一点是说不通的。第二,屠岸贾灭赵氏一门,是发生在晋景公时,并非晋灵公时。

 

  2、屠岸贾灭赵氏一门的详情:

 

  屠岸贾是晋灵公曾宠信过的大臣,到晋景公时当了司寇(主管全国刑狱案件),就秋后算帐,追究当年赵家弑君的罪过,有一位大将叫韩厥(并非屠岸贾手下小卒,也是晋国三大势力之一,后来三家分晋,赵家、韩家、魏家把晋国瓜分了)的不同意,并且私下里和赵盾(当时已死)的儿子赵朔说明利害,让他逃,而赵朔却不听。韩厥无奈,只好投“弃权”票,装病在家不出门,不参与这事了。于是屠岸贾擅自就率众将攻进赵家,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3、调包计的实施:

 

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景公的姑姑,不能杀。她在宫中住着,怀着孩子,如果生男,赵家就没有被斩草除根。不久,赵朔妻产下一个男孩。屠岸贾风闻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朔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祷告说:“如果赵家该灭,你就哭,如果不该灭,你就别哭”。这婴儿挺“懂事”,没有啼哭,躲过了第一次搜捕。

  但屠岸贾不找到婴儿是不会罢休的,于是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同为其门客的程婴商量,公孙杵臼说:“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计划,让程婴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自己赴死。

  计划已完,他俩谋取别人的婴儿(史记中这样写的,不是程婴自己的亲生儿子),包上华贵的襁褓,带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故意装成叛徒,要求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答应了,程婴就带人去捉拿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义愤填膺,目眦尽裂,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 天乎! 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当然,公孙杵臼和婴儿都被杀掉。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巳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多年后,晋景公可能也不喜欢屠岸贾了,于是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找回赵氏孤儿赵武(电影中始终没提这个名字)。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

  赵武20岁时。程婴觉得自己任务完成,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自杀身亡,以示自己让公孙杵臼早死,而苟活至今,是为了完成延续赵家血脉的任务,并非贪图富贵。

  这就是《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故事。

 

  电影中改得让观众疑问多多:为什么凶狠的屠岸贾不杀掉两个都可疑的孩子?为什么一个朝廷重臣能整天陪着程婴哄孩子?为什么最后成了“单挑”?屠岸贾家里的卫士跑哪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