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梨花满地不开门

标签:
杂谈 |
伍
提起梨花,不少人心中马上会涌上来这样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岑参这首诗并非是真的在写梨花,而是写树枝上的雪挂。不过,洁白如银的梨花确实很像那晶莹的雪花。小杜也有诗:“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这里的“梨花一堆雪”,也是写的雪花,并非梨花。
梨花的素洁皎美倒真的和雪有一比,所以梨花就不像桃花啦、杏花啦那样“绯闻”多多。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李白有诗:“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林黛玉有诗:“偷来梨蕊三分白”,梨花的洁白,在春花缤纷的时节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她的高洁身姿也令不少诗人墨客啧啧赞叹。中唐诗人钱起《梨花》诗中就“尊梨抑桃”:“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一开卷就先引了长春真人丘处机所写的一首词: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书中接着说:“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长春子丘处机和她在终南山上比邻而居,当年一见,赞叹人间竟有如斯绝世美女,便写下这首词来”。
历史上真有丘处机,这首词也是真实的。但金庸先生后面这段话却是小说家言了,要是此词乃是尹志平所作还算罢了,不知为何到了《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先生又补述了一段这样的文字,难道有其徒必有其师,丘处机真人偌大年纪也曾暗恋小龙女来着?
依我看,丘处机真人此词就是单写梨花之皎洁不俗的,并无男女之情在其中。
说起来,梨花和姓丘的还真有些缘份,唐代诗人王维、丘为、皇甫冉三人曾一起写过《左掖梨花》一诗。其中以丘为所写的最好,被选入千家诗中: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依我看,这首诗之所以能胜过王维和皇甫冉,正是因为丘为的诗写出了梨花高洁芳香的特色,相比之下,王维和皇甫冉所写的就逊色一些了。(王维诗:“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皇甫冉诗:“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
元好问这一首诗将梨花的洁白清高写得十分细致传神: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正像赏梅最宜明月之下一样,看梨花也是月下好。崔道融《寒食夜》一诗道:“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诗句中有些冷冷的感觉,不过梨花开于春暮,春夜赏梨花,应该说多了几分温暖恬静,少了几分寂寥冷清。皎洁的月光和梨花的洁白相映成趣,妙不可言。宋代才女魏夫人有词:“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晏殊有《无题》一诗: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宋人写诗往往脱不出唐人的窠臼,晏殊这首诗的诗意也是完全摹仿李商隐,不过其中这一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却着实让人爱极,也是写梨花最好的诗句之一。
而贺铸月下的梨花就有些太过凄惨了:“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读来让人有不忍之感。
让不少人为之心动的是宋人陈亮这一句:“黄昏庭院柳栖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这位素艳绝尘的女子,和朦胧的月色一样,成为梦一般美好而难忘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借用张爱玲小说里的一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