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映水兰花雨发香 (3)

(2009-02-26 13:15:22)
标签:

杂谈

兰草堪同隐者心

 

历代持身 高洁的君子,都爱兰咏兰,留下了不少诗篇。他们喜欢兰花,不免都带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情调。唐代诗人陈子昂性情梗直不阿,因此受人陷害下狱,他有一首诗写兰(《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时的贤相,后来却受到排挤,于是他在《感遇十二首其一》中同样借兰花抒发了孤芳自赏,睥睨俗士的情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以上这两首诗都相当有名,《唐诗鉴赏词典》上有详析,此处就不赘述诗意了。许多诗人笔下都写过兰,王勃道:“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李白也说:“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杜牧说:“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刘商说:“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诗鬼李贺虽然没有专写兰花的诗,但他的“一心愁谢如枯兰”和“衰兰送客咸阳道”两句诗中无奈凋萎的兰草意象,深深打动着千百年来的失意之人。

兰花的诗词不可尽数,喜欢兰花的诗人也不可胜数,此处择几个历史上和兰花缘深情浓的人来说说吧:

 

南宋遗民郑所南(思肖),酷爱兰花,他兰时从不画泥土,称为露根,原因是:土为番人夺去,以此寄托他对故宋的哀思。后来明末遗民石涛也有诗:“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正是学郑所南而来。

元代书画家倪云林曾在郑思肖的《墨图》上题诗云:

 

秋风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郑所南传世的画作仅有墨两幅,其中一幅《墨图》,上有一株一花,墨色淡雅,叶片细长瘦韧,表现出一种冷清绝俗之风韵,题诗道: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思念故国之情,跃然纸上。另一幅《墨图》,用极简淡的笔墨撇出一花数叶,画上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落款为“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以“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之章。

图中在落款时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是时为元大德十年),这表明了他与元朝势不两立的坚决态度。这时宋亡已有二十六年,郑所南已是65岁的老人,但他的爱国之心,正如图上的幽兰,馨香终不改。

 

几百年后,到了清代,世上又有了一个姓郑的爱兰之人。他就是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郑板桥性格古怪刚强,最喜画幽兰、修竹、怪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郑板桥画兰,当真是出神入化,蒋士铨曾赞道:“板桥作画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是姿致”。

郑板桥所题的兰花诗不少,我们择几首好的欣赏一下:

 

《高山幽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幽兰》

 

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

   

《兰》

世间盆盎空栽植,唯有青山是我家。 画入悬崖孤绝处,兰花竹叶两相遮。

     

《山兰》

 

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幽兰》

 

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踪定在山。

    

《兰》

 

春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惟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他卉可同栽。

 

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 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题兰》

 

味自清闲气自芳,如何沦落暗神伤。 游人莫谓飘零甚,转眼春风满谷香。

 

郑板桥这些兰花诗,和他的字、画、印组合在一起,形成不朽的艺术杰作,令世人赞赏不已。

 

才女中也有不少爱兰之人,最著名的当是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了。马湘兰本名马守真,因画得一手好兰花,又是湖南人,所以号“湘兰”。她的居处名“幽兰馆”,门前车马始终不断,有人称“凡游闲子沓拖少年,走马章台街者,以不识马姬为辱”,金庸《鹿鼎记》里有一句叫做“为人不识陈近南,纵是英雄也枉然”,套用此语真可谓“寻芳不识马湘兰,自夸风流也枉然”。

马湘兰笔下的兰花,相当出色,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妻方婉仪有诗《题马守贞双钩兰花卷》:“楚畹幽兰冠从芳,双钧画法异寻常。国香流落空留赏,太息金陵马四娘”。马湘兰所画的《墨兰图》上有这样两首诗,我觉得也非常出色: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