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锤碎红楼(13)红楼艺术上的瑕玭

(2007-10-01 18:18:50)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捶碎红楼
 

第三编 红楼艺术上的瑕

 

《红楼梦》一书的艺术价值当然是相当高的,这个早有公论。戚蓼生曾夸过: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

 

确实,《红楼梦》一书的魅力也是非常大的,一部红楼梦,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写尽千种女儿姿态,万般闺阁闲情。一个个灵秀的女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流光溢彩,活色生香。江湖夜雨也不得不承认,《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之高,是古典小说中千古独步的。《红楼梦》书中一开卷,就狠拍了一回那些“开口‘ 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俗滥小说。通常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典小说很多是早已经过方家们筛选的,当然以优秀的居多。江湖夜雨那次看了一部古典小说,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俗滥。这本叫做《风月鉴》的书,讲述的是嫣娘(男主角为女名,别扭)与富春、宜人等妻妾的故事,为清代吴贻棠所著。依我看,此书很有模仿《红楼梦》的嫌疑(比如“宜人”就和“袭人”名称相似),但此书的文字比《红楼梦》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情节平淡之极,毫无妙趣,读起来味同嚼蜡。更难耐者,作者思想十分庸俗,读来令人作呕,堪称东施效颦之作。

 

然而,《红楼梦》固然是一本非常伟大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宝库中犹如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但是,这也不代表《红楼梦》就十全十美。聂卫平先生虽然是棋圣,但也不免时常有业余级的昏招。《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曾说:“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也就是说,一尺长的树木必有节结,一寸大的玉石必有瑕疵。鉴定玉石的人都懂得,好玉也都有瑕玭。一点瑕玭都没有的玉,往往连真玉也不是,却是人工合成的。当然,瑕并不掩瑜。但是,瑕毕竟是瑕,瑜毕竟是瑜,《红楼梦》也是如此。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作品。

对于《红楼梦》一书艺术方面的瑕玭,江湖夜雨觉得有这样几处:

 

一、人物年龄的混乱:

 

《红楼梦》中的人物年龄混乱问题早就为人所注意,但人们多出于维护作品起见,不去细究。这个问题,张爱玲就发现过。现在也有人专门写了《破译红楼时间密码》来探讨,这里简单说来,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比如林黛玉应该是六岁进贾府,第二回中贾雨村给林黛玉当老师时,明明说的就是“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后来又说“看看又是一载有馀……贾氏夫人一病而亡”,随即贾雨村就带了林妹妹上京,即林黛玉进贾府一节。算起来林黛玉也就六岁的样子,但她进贾府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纯熟行为却实在不像个六岁小女孩,现在十六岁的女孩子能像她那样机灵的也不多。书中第二回和第四回相隔不久,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及会秦钟时,就明写宝玉和秦钟同年,都是十二岁。这其间突然跳了有五年多,却一点过渡说明性的文字也没有,很不自然,应该说不是太严密。可见《红楼梦》虽有“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称,但校稿远不是很细致。

书中宝玉、秦钟什么的,十二岁就会搞同性恋,偷小尼姑,似乎太过早熟。算得秦可卿死时也不过十五、六岁左右,也显得太小。与此相反,书中某些人物的年龄似乎又写得太老,比如大家记得前二十回中,经常出来一个令人生厌的李嬷嬷,此人是宝玉的奶娘。但书中写到此人时,说她柱着拐杖,一付老态龙钟的样子。薛姨妈和林妹妹也都说她是“老货”,凤姐在第二十回劝架时也称“你(指李嬷嬷)是个老人家”,然而作为宝玉的奶娘,按说不会那样老吧?看小说中形容的,似乎要有六十多岁,宝玉才十一二岁,总不成贾府找的这个奶妈当年就有五十多岁?那怎么会有奶啊?而且,书中写明了,此人是宝玉的奶娘,并非一般保姆。李嬷嬷曾埋怨到:“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扔在一边儿……”这未免不是很严谨。我猜可能因为曹雪芹见到的奶妈形象就是那个样子的,更特意突出她倚老卖老的可厌之态,所以写成了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