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月下红袖香(70)商妇卷(下)

(2007-09-04 23:18:49)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长安月下红袖香
 

江南名伶刘采春,常在民间走动,接触客商及其家眷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她所唱的这六首曲子,反映商妇的心情,别具滋味:

 

802_4 【啰唝曲六首】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元稹曾写诗夸刘采春道:“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所谓《望夫歌》就是指的这六首曲子。总体说来,这六首都相当不错,而最妙的当属第一首、第四首。第一首写商人妇独在江边,盼自己的丈夫回来,心事百无聊赖之际,不免就恨水恨船,可谓常中见奇,别有风味。第四首则写夫君远去,音信相隔,只道是在桐庐做生意,然而突然收到一封家书,才知道老公居然又跑到离家乡更远的广州去了。陆机有一首诗叫《为 周夫人寄车骑》:“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今者得君书,闻君在京城”,和刘采春这首类似。陆机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坛大腕,这首诗却不及刘采春的。两者相比,陆机写得比较粗直平淡,而刘采春更加婉转生动。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刘采春充分了解商人妇的生活,才能够道出她们的心声。

我们再来看一首真正出于商人妇之口的诗,郭绍兰是长安的一名女子,她的丈夫任宗到湖南去经商,数年不归。郭绍兰思念不已,也不知道任宗身在何处,失望之中,写了一首诗系在燕子的足上。也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苍,任宗当时正在荆州,这只燕子忽然就落在他的肩上,他惊奇地发现信后打开一看,原来是这么一首诗:

 

799_7 【寄夫】郭绍兰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明钟惺《名媛诗归》中曾说:“本不成诗,以其事之可传耳”,意思是说郭绍兰这首诗并不怎么样,只是因为故事比较奇特而流传罢了。看郭绍兰的这首诗,确实平白如话,然而这并不代表这首诗就没有价值,我觉得这首诗和故事的流传,正是因为它能够代表了商人妇的心声,也并非完全是因故事离奇。郭绍兰是比较幸运的,任宗看了这首诗后,“感泣”而归。他们终于夫妻团圆。

可是,有些商人妇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她们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回了自己的老公,却发现他身边又有了新人,而自己却被抛弃了。像李端的《代弃妇答贾客》一诗就描述了这样的情形:“玉垒城边争走马,铜鞮市里共乘舟。鸣环动佩恩无尽, 掩袖低巾泪不流。畴昔将歌邀客醉,如今欲舞对君羞。忍怀贱妾平生曲,独上襄阳旧酒楼”。

当然,话说回来,商人们也不容易,自古钱能招盗,商海风险多多。尤其在古时社会不安定的情况下,商人到处奔波,也非常凶险,刘驾有一首《贾客词》写道: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时,对镜弄花枝。

 

诗中写这个商人天不亮就起早赶路,不想遇到强盗劫道,又遇到猛兽相追,结果金银财宝被强盗抢走,尸身也全喂了野兽。而此时他远在扬州的大宅里,他那毫无所知的娇妻此时还正怡然自得地在对镜梳妆哪。可见,商人也不是那么好干的。敦煌曲子词里有一组按《长相思》的词牌而填,题为“作客”的三首词,其中两首也道出商人在外的辛酸:

 

作客在江西。寂寞自家知。尘土满面上。终日被人欺。

朝朝立在市门西。风吹泪点双垂。遥望家乡长短。此是贫不归。

 

作客在江西。得病卧毫厘。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

村人曳在道傍西。耶娘父母不知。身上缀牌书字。此是死不归。

  

是啊,商人在外面经商,虽然古时没有交通事故,但却有强盗猛兽的威胁。此外,生意场上也是风波多多,赔钱乃至血本无归的事情是常有的,这些商人有的穷困不堪,没有路费,回不了家,有的甚至直接死在异乡,被当做无主野尸处理掉了。

当然,所谓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不少商人还是发了财的,前面所说的曲子里,除了“贫不归”、“死不归”外,也有“富不归”一说:

 

作客在江西。富贵世间稀。终日红楼上。□□舞著词(原本缺二字)。

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尽日贪欢逐乐。此是富不归。

 

商人在外面,发了财就大吃大喝,去青楼妓馆偎红倚翠,从而乐不思蜀。而如果失败了,就又潦倒不堪,难以回乡。所以似乎身为商人妇,怎么着也没好。那商人妇就注定就要寂寞孤独?也不尽然。我们现在有首叫做《闷》的歌中唱道:“谁说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唯一结局就是无止境的等。是不是不管爱上什么人,也要天长地久求一个安稳?”在唐代,也有一部分女子这样想,于是她们也选择了出轨。

柳祥《潇湘录》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维扬有个叫万贞的人,是个巨商,他的妻子孟氏,十分美貌,又能歌善舞,并会吟诗作文。这天孟氏在自家花园中独游,看到春光明媚,自己却孤身一人,于是吟诗道:

 

800_22 【独游家园】孟氏

 

可惜春时节,依前独自游。无端两行泪,长只对花流。

 

这时忽然有一个美少年从墙外跳了进来,和孟氏诗文互答,孟氏于是春心萌动,就将这个少年偷偷带回自己的房里。两人同居有一年之久,直到万贞回来,该少年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孟氏的行为,虽然在旧时看来十分不端,但是也有情可原,商人在外边可以随意寻花问柳,难道商人妇就只能当金丝笼中寂寞的鸟儿吗?这也是不公平的。说来商人妇和后妃宫女什么的有点相似之处,都是物质生活还相对宽裕,但却情爱难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