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长安月下红袖香 |
卷七
静拂桐阴上玉坛--女冠卷
在唐代,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有相当多的女子去当女道士。也就是所谓的“女冠”。我们前面讲玉真公主的时候曾说过,唐代女道士的生活并非只是青灯黄卷,寂寞深山,而是相当的自由随意,想饮酒就饮酒,想弹琴就弹琴,甚至想约会男人也无人过问。唐代当女冠的什么人也有,上至公主、贵族夫人小姐,下至放出来的宫人、弃妇及色衰的妓女等等,都有可能入观为女冠。
所以,对于唐代女冠,不能一概而论。有人一提唐朝的女道士,就嗤之以鼻,将她们归入妓女一类,或者称之为“半娼”式女子,这应该是不恰当的。诚然,女道士中确实有不少人行为放荡,甚至出卖色相换取钱财。像韩愈的《华山女》一诗中描写的那样:“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这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女道士吸引来一大批男人--“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是大儒身份,没有好意思详写“床上镜头”,只是用“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幔深金屏”来暗中讽刺女道士的暧昧行为。
然而,不得不承认,虽然女冠中有这样一批“半娼”式女子,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是不对的,你不能据此就说所有女冠都是妓女。就像我们现在女大学生中也有一些进“夜店”做“生意”的,但你不能说女大学生就全是“小姐”吧。尤其是像玉真公主之类的,更不能算“半娼”式女子。当女冠的贵族夫人小姐也有不少,她们都是不愁钱的。像 李白的夫人宗氏,就诚心信道,她曾专门去找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学道。李白还写有二首诗:
卷184_51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李白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
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
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像宗氏夫人和李腾空这样的,应该是诚心学道的,当然其中还有像李季兰(李冶)之类的,行为比较放纵,所以不少后人将她也归入妓女一类,但我觉得李季兰也并非是妓女型的女子,她只是在男女关系上比较随便罢了,正如我们现在的某些美女作家一样,虽阅男人多矣,绯闻多多,但和完全以卖身为职业的妓女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唐代,佛道都很盛行,但因为道家的始祖老子姓李,于是李唐家族就认了亲。唐太宗曾下诏明示“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道士女冠享受十方供养,衣食一般来说还是充足无忧的,又没有劳役之苦,这对很多人来说也相当有吸引力。不过,唐代也规定,不是所有人都想出家就可以出家,对于不会识字念经的人,官府会强制还俗的。就女冠来说,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女冠可以不受束缚,非常自由地和男人交往。而一些寒窗冷板凳下读书的文人,对于相貌娇美的女冠,也是看得眼发直,腿发软,心中大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所以在唐代诗人的笔下,还是有相当的多的诗句是写给女道士们的,这类诗相当多,我们看首李白的:
卷177_5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从李白笔下可知,这个叫褚三清的女道士,头带莲花巾,身穿华美的霓裳,四处云游,无拘无束,何等的潇洒自在。比起一般足不出户呆在家中生儿育女,围着锅台转一辈子的女人来,是不是更让女子们羡慕?
唐代女诗人中最出色的人物,也出自这些获得自由天空的女道士中,其中像李季兰、鱼玄机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于薛涛,虽然也有很多人将她列入女冠诗人之列,但是薛涛原为官妓,是老年后才穿上道袍,以女道士的身份出现的,所以本书中还是将她列入名妓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