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长安月下红袖香 |
唐代可以称作名媛诗人的相当多,限于篇幅,以下几个就简单介绍了:
五、光、威、裒三姐妹
卷801_56 【联句(光、威、裒,姊妹三人,失其姓)】
朱楼影直日当午,玉树阴低月已三。 --光
腻粉暗销银镂合,错刀闲剪泥金衫。 --威
绣床怕引乌龙吠,锦字愁教青鸟衔。 --裒
百味炼来怜益母,千花开处斗宜男。 --光
鸳鸯有伴谁能羡,鹦鹉无言我自惭。 --威
浪喜游蜂飞扑扑,佯惊孤燕语喃喃。 --裒
偏怜爱数螆蛦掌,每忆光抽玳瑁簪。 --光
烟洞几年悲尚在,星桥一夕帐空含。 --威
窗前时节羞虚掷,世上风流笑苦谙。 --裒
独结香绡偷饷送,暗垂檀袖学通参。 --光
须知化石心难定,却是为云分易甘。 --威
看见风光零落尽,弦声犹逐望江南。 --裒
做这篇联句诗的三姐妹不知道姓什么,呵,这里是说后人不知道她们姓什么,不是说她们自己高傲地不知道姓什么。一般来说,古代女子,只留下姓,而没有名的非常多。这姐妹仨很奇怪,名字倒有,就是“光、威、裒”三个字,但却不知道姓什么。我觉得可能是三姐妹有意隐瞒,到了晚唐,朱门富户的女子们也越来越深居简出,很少招摇于世了。从她们的诗句中看,也并非小门小户的女儿家,像什么“银镂合”、“玳瑁簪”,绝非贫家气象。
三姐妹和鱼玄机是同一时代的人,有人曾将她们这首诗带给鱼玄机看。可能要不是因为这样,她们的诗就一首也传不下来了,真是可惜。清黄周星《唐诗快》叹道:“以光、威、裒三美之才,不得幼薇(鱼玄机字幼薇)表章,谁知之者? 然仅能传其一首耳。因思古今才媛,埋没深闺者何限,安得向掌书仙姬而问之!”是啊,从这首诗看,是三姐妹联句之作,其中如“偏怜爱数螆蛦掌”之类的句子,也非常隐晦难解,说不定是姐妹间自己才明白的“典故”。联句之诗,往往不能发挥出作者所有的才情,而且不免有些主题混乱,像《红楼梦》中的联句诗,也是如此。可惜我们看不到三姐妹的独立篇目,但其才情恐亦可与鱼玄机媲美。鱼玄机看了这姐妹三人的诗后,步原韵和诗一首,也相当精彩:
卷804_47 【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难俦虽谢家联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师来者示予因次其韵】鱼玄机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妆阁相看鹦鹉赋,
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
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
大罗天上柳烟含。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暂持清句魂犹断,
若睹红颜死亦甘。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