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月下红袖香(28)开元宫人

(2007-06-28 09:10:17)
 

一、开元宫人

 

797_2 【袍中诗】开元宫人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伴随着这首诗,有一个故事: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宫女们为边庭将士缝制棉衣。结果这些棉衣发到兵士手中时,有一位士兵居然在棉袍中发现了一首诗,就是本篇这首。此人不敢隐瞒,于是向主帅报告。主帅又转奏给唐玄宗。唐玄宗将此诗遍示六宫,问是谁所写。这时一个宫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直磕头,口称“万死”,承认是她所写。没有想到唐玄宗并未怪罪,反而降旨,让那个得到此诗的兵卒娶了这个宫女,并说:“朕与尔等结今生缘也”。

我们来看一下堪称是二人“红娘”的这首诗,写得确实不错。女子作诗,往往和那些饱读诗书的老儒不同,那些“专业”诗人,往往爱堆砌典故,卖弄文采,而女子写诗,通常全凭真情流露。看此诗就一个典故不用,却情真意挚。看了此诗,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一个情景:

寂寞深宫里,一个宫女正在灯下缝制寒衣,对于她来说,皇帝如同远在九霄云外,她只有仰视的份。在这华丽空旷的深宫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男人的气息,对正当青春年华的宫女来说,民间女儿家们的米面夫妻也让她羡慕和憧憬。于是,一针一线缝制这件棉袍时,她自然就想到了那个穿这件棉袍的男子。他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影子模模糊糊,突然一转眼间,这个影子就变成了她多次梦中见到过的如意 郎君。作为“沙场征戍客”,他在满地寒霜的塞北,肯定是好辛苦,所以她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边关,飞到这个不知名的男子身上。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把这件棉袍缝得结结实实,又厚又暖。一针一线中,也缝进去她的满怀柔情。然而,情归何处?渺无所依。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更不可能到禁宫来通达消息!想到这里,宫女不禁满面泪痕,“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只有期待来世的姻缘了。

然而,这个宫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中“大奖”了。难得皇帝心情好,不但没有怪罪她,反而下旨赐婚,这个宫女真是喜从天降。关于此事,网上有的朋友评论说:“面临帝王的赐婚,她的心情如何?总之,事态与作诗之初的愿望有天壤之别了。或许诗作仅仅是表达一种希望而已,或许他根本无法面对眼前这位真实的有缘人,然而一切无可改变了”,也有人说:“面对皇帝的赐婚,如果她有权利拒绝的话,我想她会拒绝的。她之所以期望来世,是因为向往自由的恋爱结合,而非这种仓促强硬的结合”。对此,我觉得这位宫女应该是非常欢喜了,我们不能用现代女子的眼光来看古代女子,如果对于现代美眉,没怎么见过面的男人就生生地捏到一块结婚,那确实心里很是别扭。但对于古代女子,大多数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前没有见到自己老公什么样的不在少数。这个开元宫女由此诗而离开金丝笼一般的禁宫,得以过上世间正常夫妻的生活,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来唐玄宗对该宫女私传条子“谈恋爱”的处理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提倡和鼓动的效果。经此一事后,唐朝宫女们纷纷各显神通,拚命找机会写“情诗”传到宫外,以求再有这样的好运。别说,还真又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