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月下红袖香(3)

(2007-05-25 08:13:19)
长安月下红袖香(3) 

      上为武则天所书《升仙太子碑》

 

二:看朱成碧思纷纷--在人生低谷中忐忑不安的武媚娘

 

 

5_47 【如意娘】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题名为《如意娘》的诗,应该是武则天被迫在感业寺出家时写的。当时,唐太宗驾崩,作为太宗的嫔妃,既无高贵的名份又无子女的她,面临的不是青灯黄卷的古寺,就是寒雨秋窗的冷宫。有些学者考证,武则天并未真正落发出家,而是以出家为名,李治将她另置别所,好方便两人偷欢幽会。

  然而,无论是身在佛寺,或是幽居别院,这在武媚娘的一生中应该是她最忐忑不安的时刻。虽然李治当时当上了皇帝,或许李治也曾信誓旦旦地给她以许诺。然而此时的李治,不知有多少大事要办,更为可怕的是,他现在身边美女环绕,春色无边。按唐朝制度,除太子妃外,太子的姬妾编制应该有这么多:“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五品;承徽十人,正六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大家可以加一下,足有55人之多,可以组成二个美女排。而现在他又成了皇帝,粉黛三千就算暂时没有配齐,也够李小九眼花的了。

  而且,又有一个可怕的消息是,曾经以美貌和智慧著称的徐惠的妹妹,也被李治收入后宫,封为婕妤。李治虽然不大喜欢王皇后,也没有和她生育过子女。但是在李治未登基前就是良娣名份的萧淑妃,早就生下了两女一男。那个叫李素节的男孩子,长得相貌清秀,又聪明过人,李治非常喜欢,将来的太子位十有八九会是他的。在这种情况下,无名无份身份尴尬的武媚,被李治想起来的机会又有多少?

而这时候的武媚,已经有26岁了,26岁,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子来说,并不算太大的年龄。但是在寿命短暂,十四五岁就成婚生子的古代,已经算比较“老”了。她没有时间再等了,“晓镜但愁云鬓改”,正是她此时的心情。虽然当时李商隐和这句诗并没有问世,但是女儿家担心青春不在的情怀却自古以来就约略相同。一代女强人武则天,此时和天下普普通通的众女儿一样,担忧自己的手中已没有多少青春岁月可以把握,只有把渺茫的希望寄托在那个曾和他缠绵缱绻过的男人身上。她的命运,只在他的一念之间。所以这首缠绵凄婉的诗写得非常出色,此诗也让我们知道,后来杀人如麻,凌驾于万众之上的武则天也曾有过这样一段柔情。

  然而,旧时的文人囿于陈腐偏见,对武则天这首诗中的真情却不能理解。钟惺《名媛诗归》中,虽然称此诗好,但随即就骂武则天是“ 老狐媚甚,不媚不恶”,另一个腐儒周明杰也说:“恐可忆者不少,那得许多憔悴!”他是讥笑武则天一生中泡过的男人太多。其实当时的武则天,心思肯定是只放在李治身上的。因为那是她唯一的希望。

  当然旧时经过“正统教育”洗过脑的人,坚决不信这首颇有情意的诗是写给李治的,他们诬为武则天写给男宠的。明代杨慎的《升庵诗话》中曾引 宋代张君房《脞说》中的话说:“千金公主进洛阳男子,淫毒异常,武后爱幸之,改明年为如意元年。是年,淫毒男子亦以情殚疾死,后思之作此曲,被于管弦。呜呼,武后之淫虐极矣!杀唐子孙殆尽。……使其不入宫闱,恣其情欲於北里教坊,岂不为才色一名妓,与刘采春薛洪度相辉映乎?”

  姓杨姓张的这俩人,满脑子后世的迂腐思想。他们虽然也不得不承认武则天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才情(岂不为才色一名妓),但诬蔑为是给男宠薛怀义所作。并觉得武则天淫荡至极,情欲旺盛,去当妓女倒是得其所哉。这里且不用和他们理论对武则天的评价问题,只是辩明一件事,这首《如意娘》绝对不是武则天写给男宠的,且不说薛怀义是武则天厌憎之后,派太平公主将其打死的,就算像姓张的所说的那样是被武则天“玩死”的,那诗中“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作何解,这个“淫毒男子”都死翘翘了,鬼魂来“验取石榴裙”吗?所以,这首诗必然是青年时代的武则天所写,诗中透着前途莫测,怅惘无依之感,分明就是个幽怨女子,哪里像后来傲视天下的圣神皇帝。

  但是,在武则天的诗里面,似乎这首诗写得最为出色。因为诗中最贵有真情,正是因为当时的武媚娘有着和普通女子一样的愁绪离情,所以这首诗才最为动人心扉。后来诗仙李白曾写有《长相思》一诗,其中写道“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的夫人看了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后“爽然若失”。因为他的诗和武则天的诗立意很相似,艺术手法上也并未超过武则天这首,所以心下很不爽。后来有“刿目鉥心、掐擢胃肾”之称的孟郊又写出了“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这样语出惊人的句子,但溯其本源,还是承袭了武则天的创意。

然而,被命运青睐的武则天,并没有和历史上众多的后宫女子一样成为终老宫中的“上阳白发人”,仁厚的高宗没有忘记她,一贯柔弱的高宗可能希望有一个坚强果敢如她的女子在身边,作他的知心人。或许当时的武媚,恰好扮演了这个角色,于是武则天终于爬出这个泥泞难行的人生泥潭,她开始起飞,冲上九天云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