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宁:致我们正在消失的工农结合(7)拔麦子
(2016-05-24 09:18:26)
标签:
豪尔斯地产历史 |
分类: 激情岁月 |
每年的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我们都要到海淀区北安河公社前沙涧大队参加麦收劳动。
为了避免日晒,凌晨两三点出发,带上背包、挎包、水壶、饭盒什么的,步行几十里,要走几个小时。
深更半夜,走得时间又长,很多时候处于半睡眠状态,因此行军时我尽量插在队伍中间,稍一打盹碰到前后,立马会惊醒过来,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往太阳穴狠抹清凉油,不经意蹭到眼角上,弄出一幅“痛说革命家史”的模样。
此时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所以称“战三夏”,因而和农民结合得最紧密。
有一年,传统的割麦子改成了拔麦子。
天蒙蒙亮我们就下地了,农哥们拔3垄,我拔1垄,齐头并进。为把根部的泥土摔掉,每拔1把麦子,右腿站立,抬起左脚,双手紧抓麦子用力在脚上摔打,直到泥土摔净为止。
拔了几天,腰酸背痛,手起血泡。渐渐地,我摸到了些门道,比如,拔的时候不是垂直向上用力,而是斜着,这样麦根上就不会有太多的土附着。开始泥土摔到农哥们身上,他会瞪我一眼,后来摔多了,他就会骂骂咧咧。
我忿忿不平:“不是和你们相结合吗?挨得近了,能不磕磕碰碰吗?”
想是这么想,可还得表示万分歉意:“哎,谁叫你们是领导阶级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