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第安人对图腾是绝对敬畏的,其中图腾柱的雕刻是一项规模和耗时巨大的劳动。——1996.6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我乘着飞机经过白雪皑皑的另一片美国--阿拉斯加州时,就在想象着这里的一切。当国人一批又一批的涌向太平洋彼岸时,却很少有人留意这里。这里有什么?雪山,森林,......还有保存完好的印第安古代文化遗址。
后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间巨大的展厅里,看到代表着印第安艺术成就的图腾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几米甚至十几米的木柱上,雕着奇形怪状、面目狰狞的禽兽形象,身体的各个部位纠缠在一起;线条夸张的独木舟,周身画满了形式感极强的动物图案;以及各式各样的木箱、帽子、容器,都被这种充满神秘感的图腾覆盖着。
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原始社会的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以至某种自然现象有着亲族或血缘上的特殊关系。此物或现象于是逐渐演变为一种神圣的禁物,成为整个氏族的象征和崇拜的对象。因此,印第安人对于图腾是绝对的敬畏的。
印第安人各部落每年都要举行图腾崇拜的各种宗教仪式,内容有祈祷、念颂词、唱赞歌、跳模仿图腾动作的舞蹈等,目的是祈求氏族兴旺,消灾免祸。信奉动物为图腾的氏族,一般都对这种动物禁食、禁杀、禁伤害、禁触摸。如果本氏族的成员伤害了图腾,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处死。
在所有西北的印第安艺术中,图腾柱的雕刻是一项规模和耗时巨大的劳动。一个熟练的原始艺术家从早忙到晚,几乎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使一个40英尺长的图腾柱最后落成。
在美国,现代商业文明虽然侵入了文化的各个层次,但印第安文化,作为这个社会的原著文化,却一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严格的规范化,使印第安人必须在有限的空间里、单一的表现手段上,发挥无限的想象,才能获得更多的艺术创作自由。因而在动物形象、给定空间以及细节安排几个方面同时着眼。这一点,难倒了无数现代功底不深又急于求成的艺术家们。
由此而想到,我们的摄影家们能否围绕一个主题,多年如一日地拍摄下去;我们的画家们能否遵从一种形式,锲而不舍地探索下去。艺术是需要真诚、灵感和执着。
有所不同的是,古代印第安人的创作是在一种自然、纯朴的环境中,而现代艺术家的创作还需要克服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只有在自然、淳朴的环境中,才能创作出严格、规范的图腾柱。——1996.6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选自《琐见琐文——李小宁域外摄影散文集(亚洲、北美洲卷)》(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