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组诗)
(2024-11-29 15:32:14)
标签:
杂谈 |
《记忆》(组诗)
(2010-06-11 17:26:11)
再也没有像大巴山的石头这么幸福的石头了
与斧头相遇的一刻
说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争中敌人气势汹汹
呐喊声此起彼伏
穷人没有流泪
好多年风里来雨里去
生死之间攥紧了拳头
将数千年的旧时光抛到九天外
转眼即是殷红殷红一片
石头与斧头相遇的一幕
忘记了缺失与遗憾
将改天换日的重担负在身上
再也看不见上个世纪的辛酸了
只有红军年代的精神标志
一座座丰碑
以石头的形式巍峨屹立
留下了理想的坐标
精神的引领
《石头为什么这么红》
从小父母就对我说:
你是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那个时候我还小
不懂这句话的含义
如今我长大了
终于明白了一个初浅的道理:
革命,就是让我们穷人
有饭吃,有衣穿
不再受奴役
人民翻身做主人
父母对我说:
孩子——
那高高的山上
有红军刻下的标语
他们就是解放全中国的救火者
他们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
红军的标语刻在石头上
更像是刻在了人民的心坎上
经过了那么多年
好像更红了,更鲜艳了
我无缘无故地
深爱着这些石头
看见上面的字迹
犹如看见了安宁的幸福
是新中国的红旗
带给我们的
《将红军标语刻遍大山》
硝烟还在,枪声还在
青草还在,梦想还在,前程还在
大巴山的文墨和秀才
石头和狼毫还在
红军走了,石刻标语留下来了
大巴山的英雄儿女站起来
手握一把大铁锤
开了天,辟了地
从此满山满野都是一派
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很多年前,我就是那个
书写标语的人
将一些醒目的句子
写给敌人看
写给巴山的劳苦人民看
巴中儿女,记住了红军
他们将红军的遗志
承继成一句话:
“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
红军的标语,红遍了全川
红军精神,没有结束
巴中人民,不胜不休
写于2010年6月,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