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关于吹牛作文,编辑老师的指导

(2012-03-29 17:24:51)
标签:

育儿

 2012.3.29  星期四   天气:阴

    认识《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的编辑老师,是因为一幅有趣的画:一个小男孩将海水象被子一样掀开,还记得吗?就是那幅微作文的征稿,慧儿写了《让它们留在大海里吧》,有幸,被老师留用上刊了。收到样刊,慧儿很欣喜地说:还有写吹牛的作文?真有意思。一下子被这个栏目这个话题吸引了。

    试着看每期的吹牛征稿主题,才发现这牛不好吹呀。平时说话可以吹牛、说大话,可要是写上作文了,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我把编辑老师给慧儿的几篇作文的评论指导汇总在一起,希望能给更多的爱写作文小同学们有些帮助。童话与吹牛有着区别,慧儿总是偏着童话写。

 

关于颜色主题的吹牛作文,也是慧儿第一次试着写吹牛作文

 

黑与白的战争: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对你的博文《童话:黑与白的战争》发表评论

2011-10-26 08:48:08    [删除]

哈哈哈~~~~只怕没有多少大人能下得了手吧,这可都是自家孩子呀,疼还来不及呢~~~~要是大人A打了大人B的孩子,那大人B还不得找大人A算账啊~~~哈哈~~~~不过,想象力很丰富哟!

 

 

关于礼物的吹牛作文(这是老师在微博里的回复):

出乎意料的新年礼物: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 :当然算吹牛啦!不过吹得还很谦虚哟,比较偏童话呢。吹牛作文虽然也是幻想作文,但与普通童话的科幻故事的区别就在于夸张,既要使劲儿夸张,又不能瞎夸,更不能一味堆砌数字,说起来还是很有点儿难度哈~~~慧儿是个兰心慧质的小姑娘,总能把童话类的作文写得特别特别美。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 :(接前)小编会把以前的吹牛佳作陆续发到博客上,慧儿小朋友可以多揣摩揣摩哦~~~~ 很多小朋友刚开始写吹牛文都是这样的,有点儿谨慎,还不敢放开胆子吹呢~~~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 :说起吹牛这个栏目啊,收到的稿件常常超出预期N倍的好。孩子们的想象力的新奇与无穷真是让小编惊喜不已,说实话,其中不少好稿件甚至已经超越了职业化套路化的儿童文学作家。现在我们这边打开新浪的博客有问题,只能看文章,其他的都看不了,评论不了也转载不了,一会儿正常了小编再去转慧儿的文:)

 

 

关于——里有个——的吹牛作文

 

云朵里有个小人儿: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对你的博文《云朵里有个小人儿》发表评论

2011-12-20 09:15:59    [删除]

慧儿同学,你真是…………太会写童话了!简直是天生的童话作家啊!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请一定不放放弃童话创作呀!小编有预感,你将来必定会在文章文学界有一番作为呢~~~~~~这样优美轻灵的文字却是信手拈来,让小编都好生嫉妒呀!

 

这应该是微作文仿写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对你的博文《最重要的 (《重要书》仿写)》发表评论

2011-11-16 13:27:53    [删除]

逻辑很好哟~~~还是文具组团呢,嘿嘿。都是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对人类有某种用处才是最重要的。下次可以试一试从某个对象的内心去想象一下,就像《重要书》里的草,对它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成为奶牛的食物,而是那美丽的绿色;还有雨水,最重要的不是灌溉生命,而是它湿漉漉的……脱离了功能、奉献这样的主题,也许会更有诗意哦:)

 

 

这个是慧妈拍的搅拌机的笑脸: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对你的博文《这个...........你有发现吗?》发表评论

2011-11-11 17:45:35    [删除]

哎呀,哈哈~~~~是什么?某种工程车???这则素材真像我们12期刊登的《小白兔吃松果》,那个小朋友是把通过树叶漏在地上的阳光想象成了小白兔,而小编的素材引用举例正好就是希望小朋友能去寻找自己身边的外星人”——这张笑脸,这可不就是一张外星机器人的脸嘛,嘿嘿~~~

 

 

童话:山顶上的小树叶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对你的博文《童话:山顶上的小树叶》发表评论

2011-10-26 08:49:44    [删除]

真喜欢慧儿写的童话,清新自然,充满童趣,既然蕴含着道理,叙述的方式也绝不说教——小编真是看怕了充满道学气的小学生童话啦,要坚持这种清新的风格哦~~~~

 

 

关于养个————当宠物的吹作文:

养个细菌当宠物

·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2011-12-30 10:40:15[回复] [删除] [举报]

点子很棒!夸张也有啦(虽然还有点儿“含蓄”,嘿嘿,比如打洞,完全可以打出更深的洞嘛……)!这应该是抓的“牙齿因为有细菌,所以被蛀出了洞”这个点子吧,所以才有了后面把细菌抓出来后,放到哪里哪里有洞的情节。但在叙述的时候这个特点没有清晰地点出来哟,所以读起来有一点点奇怪的感觉——为什么嘴里的细菌会打洞呢?建议有开头把这一点突出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