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萧耳与半夏,10年前在花城的同一个系列出过长篇小说,我的叫《继续向左》,她的叫《心上虫草》,从此相识,虽昆明杭州相隔,也不断姐妹之谊。许多年过去,半夏已出版和发表《潦草的痛》、《忘川之花》、《暗红铅灰》、《活色余欢》等多部小说。前几年大病一场,差点步入鬼门关,但半夏康复后,依然是那个热心肠的,感性的,同情心极盛,热爱朋友的女作家。
萧耳:
本周一下午开始读“月亮”,三个下午加上昨晚上,一直读到今天凌晨3点,读完了月亮。非常好!非常好读!你通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底肥,真是要这样养育出一枝异树独花来的!
耳,读完你的月亮,我感觉我服了一剂好的汤药,这个医治我们这些贪爱女人的病,读到有些细节,我真的是泪流满面。有个诗人说过一句话“我是我从未遇见的人”,人真的有时很不懂自己的,必须有参照系,可以反观一下自己,而我在月亮里终于遇见了自己!青瓦是你是我是她,是很多很多我们这样的女人。而且通过小说中的青瓦及你这个写作者的审慎的思想,我读完月亮后,直接浇了胸中块垒!当你放开了过去,更好的事就会来临,哈哈……
你小说里的梦境写得非常好,而且类似青瓦做的梦,几乎我也就是一样做过的,月亮对我是药,治好我的沉疴。在读月亮时我想到杜拉斯的《情人》《琴声如诉》,想到《枕草子》,甚至想到薛涛,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妇女(现时代是中产阶级),情感都是这样的,很认同你小说中重复提到的“太阳底下无新事”!青瓦的内心解剖,她的行为举止也是无比坦诚和坦然的。你的叙述语调我也很喜欢,洗炼而简洁,这样的功夫也是你经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我个人感觉,你这个书直接就用现在的名出书吧,我个人感觉,这书首先在城市女闺蜜间传阅,然后嘤嘤嗡嗡地成为当下中产阶级中年男女们必读的书而畅销,应该说,哪一位中产阶级男女的心里没有青瓦春航这些人胸中芜杂的一个花园?你写出了当下中产阶级男女的情爱标本参照系!前些年在网上搜过一个日本女子向田邦子的四部小短剧来看,当时感觉原来男女生情的这些曲曲拐拐,在哪块土地都是一样的!向田邦子弄出了日本中产有闲阶层女子的情爱谱系,萧耳弄出了中国当下中产阶级男女的情爱谱系标本,了不起!这——以上是我一个读者的真实感受。
以下说一下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想到的,供耳参考:这个小说里有一点我感觉欠缺——青瓦跟女儿未央的情感太薄了,薄到不符合生活常识,一个女人青瓦根植的这个现实生活场景有了某种不可靠的虚无。这个我以一个写作者的身份跟你交流,尽管你把未央置于公婆家置于寄读学校置于国外,一笔带过,我个人认为你可以通过未央在青瓦和春航及何镕的关系上来一两个细节。有些感觉还得再沉淀……
萧耳:半夏,刚又把你的信看了一遍,我在想这个小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这个角色,本来不想有孩子这角色的,但想想又觉得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常理,我想更逼近生活,带有普遍性。我生活中的确不少丁克女,但觉得还是少数,所以加了孩子的描写。生活中自己做为母亲和儿子太密切,但如果写小说的话,我好像感觉自己完全不会写有孩子的小说。这真奇怪,我跟儿子厮混得那么好,亲密,但怎么不会写孩子呢?
萧耳:对,其实我对生活的底子还是重视的,有些地方忽略,大概是怕一写就陷入一地鸡毛,怕写俗掉。
还有,我想写出更深刻一点的人从青年到中年的不可逆转的盛衰,从肉体到精神的,无论男女,从盛开到谢了,有一种挽歌,从理想到现实的破灭,也是挽歌,但我写下来还是觉得笔力不够强悍。
半夏:自谦了,我觉得你写出来了,籍男女性爱的热烈到衰而不沉醉,我认为写出来了!
青瓦一点点发生一个身上到处是伤的男人,哈哈,这个设计我自己还比较得意的。所以有点像你《潦草》的半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