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应无所住-无所住-所住-住
上西山,将到华亭禅寺的途中新崭崭的有一巍峨大寺曰正觉寺。还在其修建时就路过了无数次,修建好后也有三几年了吧,不曾进去过,今日下山途中忽动念,买了门票进去。原来此寺的修建专为内里设虚云禅师纪念堂。
只知虚云禅师高寿,在宾川鸡足山、昆明华亭禅寺住持过。始建于元代的华亭禅寺的一庋衰落,它的复兴得益于虚云大师曾在此示教。
寺里有一大石壁刻有虚云禅师书的“应无所住”四字,这四字引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即人对世俗物质不留恋方可心有所悟有所得……
虚云禅师的书法观此四字便知其造诣了得!
正觉寺一游有浅悟,记之。






链接:
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
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金颜。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福建鼓山、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1953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虚云禅师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
虚云禅师作为近代禅门泰斗,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贡献除了上述恢复重兴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禅宗复兴而选择培养储备了大量的护法居士和弘法高僧,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有十余人,其中释一诚、释传印两位大德高僧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