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半夏随笔深圳特区报专栏西蒙凡布伊因为。爱文学 |
|
||||
◎ 半 夏 对于诗人宋晓杰来说,九天的云南之行或许太匆忙了。她到云南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我们见了面。她把英国作家西蒙·凡·布伊的小说集《因为。爱》给我。晓杰说,这书很好,一路上在看,看完了,给你吧。 《因为。爱》全篇十八个短篇小说,我在理疗时躺着读完了第一篇《小鸟》,一个六千字的短篇小说。 读的时候流了眼泪。一个生活在巴黎的男孩子小花生在15岁生日的这天起床后,决定悄悄地去养父工作的小店那里远远地看一看他,小花生很爱他的养父,养父从来不允许他去他上班的地方,因为养父的工作是在一个旅游景点的小店里卖黄色碟片,周围闲荡着的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其他人便是到处拉生意的妓女。小花生的心里一直装着深深的疑问,他想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据养父的说法,他是在地铁站与父母走失的,三岁的他从站台上跑进地铁时,他的父母惊恐地拍打着已关上门的地铁车窗,刚从监狱出来的养父看见了这一幕,他把三岁的男孩子带回了家。一个星期里养父都在等或者找男孩子的父母,但他们没有来,养父说后来查到他的父母在飞往阿根廷时飞机失事死了。长大的孩子隐隐约约听到的却似乎不是那一回事……小花生发现养父总是在一本诗集的空白处写些诗歌,养父说那些诗就像小鸟好听的鸣叫,天天围绕着他,他是写给他爱过的一个女人的,那女人死了……小花生的包里有一份阿根廷的地图,上面有好多标注,那是小花生想像亲生父母时的作业,养父发现了,他笑着说,那是他的“小鸟”。 一对没有血亲的父子之间曲折的人生故事在六千字的小说含量里通过一个一个细节来到我眼前,热烘烘的烤得我的心一阵阵柔软。这个短篇小说真好,真好。它有着自己一个独立的体系,不是寓言不是传奇,他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却在有限的篇章里把爱情亲情友情都讲了,一个男孩子的人生曲折舒缓自然地隐隐道来,爱充盈在字里行间,不做作不夸张不无聊。近来在中国的文学刊物上极少读到这么好的短篇小说。作者西蒙·凡·布伊简介里,只有一句话让我对他的年龄有所推测,他2002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这个作家应该在三十多岁年纪,大概属70后,这本小说集是他的第一本书,是著名的亚马逊书店好评如潮的五星级读物。 我喜欢《因为。爱》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加速度的暴烈的冷漠的,好在因为爱,才带来了温柔敦厚和救赎。 读了第一篇,另外十七篇小说我会细嚼慢咽。好书,我不舍得一下子读完。 |
远处的人影还是上面那个红衣女人,天色更晚了一些,她站了起来,我从另外的角度拍她……
一只孤独的老海鸥游到岸边来。秋冬它们的大部队落脚此处时有人来看它们以它们为背景拍风景照拼命地布施它们,喂食它们。年老体弱飞不回老家来,孤寂落寞地留下,现在只有那个红衣女人喂它们了……
识草木:离开大堤时一株剑兰的润白花穗迷住了我。我用手指尖轻轻触碰了它肉感的花瓣一下。它真是美啊,素朴而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