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谁之思

(2013-04-20 16:10:16)
标签:

半夏

阅读笔记

诗经

十亩之间

桑女

云谁之思
清风翻书,柳叶飘下作书笺
 

云谁之思?云谁之思?

今晨快步后读的是《诗经》。执卷,随意跳读,没章法,选中的是“桑中”“谷风”“燕燕”“击鼓”“式微”“匏有苦叶”“鹑之奔奔”“野有蔓草”“十亩之间”几首。自从有专家说,读书记忆时,读出声来,那声音是刻在大脑上的另一层记忆,比默读记忆深刻,现在我读书,能出声时且出声,果有心得,断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状。这一读便读得唇齿间清玲玲,不觉得渴,渴的是眼是心。

阳春惠风,轻轻翻书。一个半小时的风吹过,拎着先前买的小苦菜和薄荷起身回家。一路上,来来往往总遇着些腰间挎着小蜜蜂录音机的中老年人,偕歌声乐曲时远时近打我身边过,而我脑子里顽固地有“云谁之思?美孟姜矣!”蹦出来抵制那些破空而来的流行之音。

美孟姜,想必后来那个秦长城脚下哭夫的女子之名源自诗歌朗朗上口的诗经时代?

春秋万代过,“孟姜”这个美人名依然好听。

今日最后读的是“魏风”里的〈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五年前,诗人同学马行赠我他赏读诗经的一本书,书里第一次读到〈十亩之间〉。当时我的关于诗经的印象只是收入语文课本的〈伐檀〉和〈硕鼠〉。今天再读之前,试背,记不大准确了。但当时初读此诗时抻开在大脑里的画面感还在——劳作一天后收工的采桑女,陌上行缓缓,脸蛋红扑扑,颈间汗浸浸,与相好与友邻相约归家……桑女一路抛撒的欢声笑语,还在空中飘。
十亩之间——心向往之的一块思耕心田和气场。
今天这首诗里美好而简单的情感再次拨动我之心弦后,这诗句断不该忘记了吧?当然今天还记得“桑中”的两句——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云谁之思?云谁之思?
看了看天,看了看远方,“燕燕”里的那句硬鼓着跳了出来——瞻望弗及……
云谁之思
我手里的这个〈诗经〉版本纸张粗糙,书封快要掉了,我想应该不同版本的再买两种。关于〈诗经〉,我阅读起来会有一种贴皮肉贴心肝的感觉,是桑麻棉贴身的那种亲切质感,简单而朴素。

云谁之思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颈间玉佩是俏色雕,玉质是黄龙玉,灰蓝底子上浮雕红脸的关公。关公是我心仪之人,当年见此世间无二的玉佩,爱不释手……

云谁之思
青苦菜和薄荷都是降身体内火的好东西,我阳台自种的薄荷不够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