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打了我眼睛一下子


标签:
半夏随笔抗战滇西腾冲中国远征军缅甸丛林战老照片史迪威龙杂谈 |
——来自美国档案馆里的抗日旧照
手上最近在修订着一个稿子,今天下午为再次明确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我尽可能详细地在百度里输入一串文字,于是无意间撞见一组来自美档案馆里的抗日旧照片。为了写手上那篇稿子这两年来看过大量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丛林抗战的珍贵资料也熟悉了很多老照片。但今天遇见的这些清晰的照片我以前从未见过,多数反映的正是1944年前后,滇西缅北丛林中国远征军与美国盟军联合抗战的旧照片。我挑出如下几张,都不是作战场面。有的是打了胜战后拍的有的是训练时拍的,照片的拍摄者署名皆是“美军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
这些黑白的老照片复活了那段历史中很多生动的瞬间,若是只有文字,我们回望历史时或许会无力很多,幸好有摄影技术已经发明,它定格的时空和人物环境才让今天的我们在直击这段真实的历史时,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历史,而不是随意抹杀之……
这些照片今天下午打了我的眼睛一下子,让我有话想说,于是在照片本有的图说后面我会补充两句自己的话。今天是个普通的日子,特殊一点不过是日历上的“立春”节气。但因为看见这些照片,我在今天要再次向那些七十年前英勇的中国远征军将士以及帮助中国人抗战的美国盟军将士致敬!感谢拍下这些照片的美军通信兵们!——这样的表达或许不该仅仅在某几个特殊的纪念日。
题图:1944年10月14日 收复的腾冲点燃友谊之火
一位年长的中国男人在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停下来,向一名美军军士借火,点燃他的烟。美国军人协力将日本人驱赶出这座古城。卫立煌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经过五周的浴血奋战,以胜利结束战斗。这位耐心的玉石之都居民,挑着篮子装着他所剩无几的家当回到了焚毁的城里。图片中的美军隶属于Y部队顾问团成员,协助中国远征军进行这场成功的战斗。
我说:我猜主动借火的人是美军士兵,从烟头燃烧的长短来判断,另外被日本人欺凌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刚刚挑着所剩无几家当回到故土,可能还是很拘谨的,再说这张照片是美军通信兵所拍,或许就是拍摄者临时的给同伴的一个“设计”。但是,美国盟军助中国远征军抗日这是我们需要记住的历史。
这是第一张披露刚刚来到中国的全机械化部队的照片,展示重型坦克、摩托车队和驾驶的坦克兵。中国坦克部队的名字是根据传统生肖里的动物来命名的,比如虎、龙之类中国人较为迷信的动物。生肖动物被画在坦克车身上。这批照片拍摄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著名的长沙会战就在此发动。湖南有中国最好的公路网,是中国最好的稻米生产地。尽管日军数次发动攻势企图向南侵占整个湖南,然而该省仅仅有北端一小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领。图中的坦克仅是中国称为“龙”的坦克部队的一部分。
我说:今年是龙年,以龙为图腾的中国人当记住这“第一张中国的全机械化部队”照片显露出来的豪迈劲吧。
1944年7月15日
在沿雷多公路某处的康复营地里,史迪威将军脱帽对着一群中国退伍军人讲话。战争遗留下的伤残军人先在此学习新的生存技能——铁匠、编织、木工等,然后离开军旅回到平民生活。这个营地现在由中美共同管理经营,大约有两百多名退伍士兵(全都有不同程度的伤残)。
我说:照片里的伤残退伍远征军士兵,你们后来都有怎样的人生?缅怀你们的英勇和牺牲……
中缅印战区高高的树上攀爬着的是美国训练的中国丛林战士,他们要蜗居在中缅印战场的树顶的瞭望岗位里。在美军特别为中国士兵开办的训练中心经过一年的丛林作战强化训练后,他们已经随时准备在任何地形条件下进行战斗。
我说:曾读到过一个资料说的是缅北克钦人组成的抗日特遣队,他们人不多,主要在丛林里作战,战争结束,这只部队消灭了五千多日本鬼子,自己人却只牺牲了两百人不到。日本兵被消灭的人数精确计算到个位数,这让史迪威将军将信将疑,他问怎么会这么准?他旁边的人让其中克钦士兵解下他腰间的一个竹篓给将军看,里面是些干果一样的东西,克钦兵说那是日本人的耳朵。史将军再一看,每个克钦兵腰间都有一个装着日本人耳朵的竹篓子。又还说,有一次美军的一架运输机在丛林上空出了事,机上人员全部跳伞,一个大兵跳下后挂在一棵很高的大树上,两手骨折,人倒掉在树上,头朝下,鲜血直流,他的三个同伴无可奈何,想助他快死解脱,正欲开枪时,善于丛林作战的克钦士兵赶来,砍了一棵小树依在大树干上作梯子,那些士兵猴儿一样爬上去,三下两下救下那个可怜的大兵来。现在看着这张照片,我想丛林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太不一般了。
http://www.cqzg.cn/viewthread-844754.html
游击队员之歌,《意大利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