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2008-12-21 21:39:48)
标签:

冬至

石屏

于坚

吴家林

雷平阳

地产文化沙龙

重逢之城

大观周刊

杂谈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半夏/文图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于坚楷书题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乃石屏也.站立者依次为雷平阳、吴家林、朱霄华。

    今天是冬至节气,周日。由石屏县县委宣传部、石屏县旅游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观周刊联合举办的“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在昆明关上的“石屏人家”举行。事先《大观周刊》为滇南名城石屏县州衙老街地产开发项目做了一个叫“石屏·重逢之城”的专册,我负责这本专册的编审。这本专册的策划专访由我刊几个七零后八零后的年轻编辑记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执行完成,当我自丽江出差回来看见它时,很觉骄傲,一本走市场的时尚刊物有这群能干的年轻人撑着是幸事。专册的版式设计及内页的形式和内容都做得很到位。我负责给本次沙龙请来了昆明城头的文化界大家——著名诗人于坚、雷平阳、贾薇,中国第一位摄影作品入选黑皮书专辑的摄影家吴家林,昆明著名文化评论家朱霄华,他们的到来为本次文化沙龙添彩不少。

    石屏是滇南文化名邦,地灵人杰,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诞生于此,其城其民风古色古香,人脉文脉远溯西汉,石屏历史以来秀才多文人多。曾有一井泡出一状元七十七进士的说法,石屏城头有一口井,其井水是点豆腐最好的卤水,石屏豆腐烧烤着吃,是中华美食名品,香飘万里……

    我认识的当代石屏文化名人有报业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前云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文化学者孙官生先生,现任报业集团副总编、历史学博士的李维先生。石屏的确自古就是秀才产地,一方水土只有钟灵毓秀才会滋养出好的人脉文脉来……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我刊做的“石屏重逢之城”专册的封面封底设计古朴大气。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从来没练过字的朱霄华提笔就敢写,而且写得不赖,其间写错一字他竟然两笔污了,在旁补写一个小字,旁观者皆笑,我对于坚老师说:朱老师敢啊,有王羲之风范,写错了可以在纸上涂污后删改……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陈曦女士抚古琴助兴,我后来认出她是我侄女晗晗的古筝老师,她是中国某当代著名古琴大家的弟子。现在晗因课业繁重已没继续学,我以后得让晗跟她再学古琴的。发岔一句——席间与于坚老师闲话,问他女儿于果读几年级了。于老师跟我扯起女孩子的教育来,他说:我对我女儿的教育方式就是放养天养,我们为何都要培养哈佛女孩呢?培养女孩子的目的是让她长大后有很多小伙子追她喜欢她,她最终要成为一个娴妻良母……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于老师开讲,戴眼镜的女士为诗人贾薇,她有一句诗经常被人引用: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右一为云南著名电视主持人江海先生。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雷平阳在发言中引梁思成先生话说:修旧如旧不是让那些古建筑返老还童,而是要让它们延年益寿……在坐各位被这话触动。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石屏·重逢之城”文化旅游地产沙龙记

俺不像朱老师提起那软软的毛笔手不软不发抖,敢留“墨宝”,我只敢拿这签字笔写两字,我写了:石屏会是我经常去的第二空间……捧场捧场就是这样捧的,何况是捧自家的场呢,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