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2008-12-17 21:15:54)
标签:

丽江

束河

苏荷

石莲

布衣

三石

汉服

高人

杂谈

束河图记1:

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半夏/文图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进入束河古镇正福家居是受束河的苏荷酒吧总经理张绍云女士鼓噪,她说我想你会喜欢这个地方的,而且会跟它的主人有一番有意思的交谈。张女士是我头一天才认识的朋友。因为水土不服,到束河的第二天我进医院打了六个多小时的吊针。吊针拔掉,我就奔着张女士说的地方而去。一脚踏进门,很突兀地看见这二位“异人”,端坐着的是三石先生,站着正在用手机写短信的是布衣先生,二位异于常人之处是他们皆着汉服长衫,麻布质地。三石先生始终沉默的样子让我感觉时空倒错,这位“古人”是刘备身边的某位谋士?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与布衣先生寒喧两句,我四下打探起刚开张的这家家居店。茶桌上的一桌子“石”娃娃可爱得,令我想抱一个在手上。两手准备了很大的力去拿它们中的一个,力使过了,它们一点不沉。原来这是一种仿石雕的工艺品,颇轻,没有石头的份量。那地上的“石”墩子也不重,有点意思。在昆明一茶室见过墙上挂有四方这类石荷挂屏,当时好稀奇。当然,我更喜欢纯自然的石头制品,比如一朵老旧的风雨剥蚀的石雕莲花,该有多珍贵啊。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这屏风上镶有“石”莲,绷着大红麻布,下晚间西斜的光线照进屋来,冬季的薄凉里便有了几缕冬阳的暖和……端坐一隅的三石先生像是进入禅定状态。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布衣先生跟朋友谈笑风生,记者小抒好奇地用手摸那块“石”莲壁,有细薄的流水从石壁上倾泄下来,但那盈盈的水只经过荷叶,设计精巧……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我问布衣先生来束河多长时间了,他说三年。布衣先生是苏州人。我去过苏州,我说苏州多好啊,江南美丽的水乡,园林天下一绝,为何还来束河?布衣先生说三年前我是被这里的水打动了。第一次来束河看见每一条沟渠里流淌着的都是清亮洁净的水,再加上这里的蓝天,白云,我就心动了,到了夜间,月亮的清辉洒在光滑的青石上灰瓦上,那感觉,嗯,仿佛一切都用水洗过一样。苏州的水都是污黑的了,发臭,这里的水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在束河古镇随便拍摄的一条小沟,流水清澈,才从土里拔来的胡萝卜被洗得干干净净,愈显水嫩,引人想吃上一口。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在一个乡村古镇的巷陌里突然遇见这样着汉服长衫的人,你是否会有点讶异呢?当然,现在是2008年的年末,21世纪的某一天。可是这里的村民遇见他们并不奇怪。束河古镇出没着最时尚的先锋艺人,也有归隐修行之士的身影,更有无数匆匆过客。我问布衣先生,在这里呆长了会否寂寞呢?他笑着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怎么会寂寞呢?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布衣和三石先生去年才认识,三石先生是陕西人,去年打束河路过本要去藏区修行的,但有缘遇上布衣先生后,他决定留下来,辅佐布衣先生做事。布衣先生在束河开有一家素食店开有前面提到的那家家居店,这里是他们的居所,一些房间布置成这样子,也对外营业的。躺在这张床上,白天有阳光漏下,夜间可以透过天窗看星星,如水的月光清辉也会泻下来……这里叫石莲精舍,屋里的每一样摆件都是布衣先生亲自选定布置的……据说他也坐飞机到成都的宜家去挑东西。原来布衣先生也会从净界飞到世俗生活里去的,出世入世间,他一定悟通了什么吧?他算是一高人了。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石莲精舍的屋舍一角,屋头皆雕有木鱼,木鱼意味着水,是避火的……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揿开石莲精舍的一扇花格窗,看见隔壁农家墙头金色的苞谷穗,苹果树上悬挂着最后一只未采摘的苹果……束河是还活着的乡村,乡村的气息还在,这样的存留,我认为是束河最可珍贵之处,它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喧嚣而蒸发异化……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隔着窗玻璃拍了一张布衣先生的琴房,他每天都在这里抚琴,同时教着两个学生,学生是他店上的店员。在石莲精舍的院落间,屋舍窗台上多置黑陶盆种植的兰花,院落墙角栽有竹子。我开始找梅,没找见,找菊,菊花花期刚过。梅兰竹菊四君子总会相聚此处的吧。坐在这里喝了布衣先生亲泡的福建岩茶,微风疏竹间,想在这里打个盹……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这是布衣、三石先生阅读品茗的地方。瞧,我们这些媒体人,敬业啊,想把人家的生活全部收进镜头。当然我相信二位先生并非非要在我们的镜头前展示他们的生活方式,恰恰是我们厚着脸皮非要采访人家不可。这间洒满阳光的茶室一隅有一书架,架上多是人文地理及佛禅一类书籍,其中还有一本叫《浮士德》的书。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我很喜欢给三石先生拍的这张照片,他的面相很中国,他盘腿坐在落地窗边的矮几上,面前有茶有阳光普照(夜间会有烛光),他在这里做早课晚课吧?三石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我没随随便便找他求字。

过后想,二位先生以他们的言行举止弘扬着古人儒雅清静恬淡的生活方式,我们这些红尘打滚者来此逛逛,最终还是只能一番叹息,然后继续回到俗世混日子。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布衣先生站在门前送我们,下得台阶一段,回头看见他仍躬立目送着我们,有点感动。不由自主地我的镜头又习惯地对着他拍了几张。看来,我是珍视这种礼仪古风的,试图纪录下这在现代人看来咋个都有点矫情的举止。问题是,当我们认为的矫情成为一种日常后,我们是不是便会和气起来,人人变得宾宾有礼,温文尔雅呢?我想会的……风气之先起于一种坚持,然后是认可,继而是追随和普及。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苏荷酒吧的老总张绍云女士从湖北来到丽江束河,源于两年前他父母带着其女儿的参团游。两位工薪阶层的老人及女儿到了束河后,便不再跟团走了,一住二十天,女儿打电话告诉妈妈,她天天在束河画画……张女士好奇了,立马飞来束河……于是与束河结下不解之源。束河的苏荷酒吧快开业了,她个人投资的爱度酒吧(I Do)也紧锣蜜鼓地筹备中。风风火火的张女士每天穿梭于工地及古镇的大小巷陌中,有时一身迷彩装,像个女战士,有时又娇俏如小家碧玉,一身土布花袄。是张女士热情洋溢地引荐我们认识了布衣、三石二位先生,他们都是束河古镇五千常住民(三千村民,两千外来人)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

布衣和三石先生的生活方式,令我先从假装一个村姑开始(咦,老想把自己说年轻),做个村妇开始……我斜靠一松毛垛,觉得这是乡村的浪漫背景。照完像,闻见一股子浓浓的臭味……后来知道这松毛下面是沤着的农家肥……

束河图记1:邂逅布衣和三石二位先生我们的设计总监高先生进入石莲精舍,便往堂屋的当中一坐,巴滋不得是这儿的地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