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尼克聊天》系列11——101件孩子必须做的事

标签:
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游戏父母孩子杂谈 |
已是住校高中生的尼克这个周末回家来,专门向我汇报了他们学校正在搞的“三生”教育。“三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活。如何认识尊重爱护生命,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如何让自己的一生拥有幸福,生活得开开心心。我向尼克要了“三生”教育的课程内容来看,课程设置令我欣慰。尼克拿了一份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调查表给我看。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你看来,谈恋爱的首要目的是什么?三个答案:结婚建立家庭;获得爱情;消除寂寞。尼克选择了第二个答案。尼克接着教我玩了一个游戏:把自己双手中指指骨的中节背靠背顶紧,然后把拇指、食指、无名指、小指的四个指尖指腹处相互支撑,我照着做了。尼克让我在保证中指始终背靠背不分开时,让我先后放开拇指、食指、小指,我照样做了,那些指头都分开了。尼克接着说:妈妈,你试试,无名指能分开吗?我试图分开它们,结果是根本做不到,要让它们分开,那背靠背的中指就必须分开来……
尼克告诉我,教“三生”课的老师带着全班同学玩这个游戏时说,两只手代表一男一女,无名指就是相爱的两个人,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爱情的戒指必须戴在无名指上……
我后来一直琢磨那个游戏,我发现无名指不能分开是人手骨骼结构的原因。令我高兴的是老师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在给孩子们树立一种信仰。人某些时候是该相信点什么的。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是件乐事。尼克8岁到10岁那两年,随手写过些情景文字,关于成长的。今继续贴一篇——
星期天,还是大雨麻淋的,尼克跟爸爸去打室内网球了,晗晗跟姨妈在家百无聊赖,已闷在家两天了。不出去走走,人就要发霉了。尼克妈带着晗晗去了新闻路的图书批发市场。没想到,老天哗哗地下着雨,图书批发市场里却是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比平时热闹很多。尼克妈发现这种热闹是平时不怎么到书市来的小学生中学生造成的。在长长的假期里买几本书闲翻或许真的是他们的享受。晗晗钻进书店就搜寻开了,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尼克妈挑书也就从众了。挤得水泄不通的书店里一大半以上是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点灯的心》、《迷悟之间》、《一念之间》等“小智慧大故事”丛书很打人眼,拿起来翻翻,正是从前很畅销的早已买回家的《虚掩的门》那一类智慧文丛的书,只是排版设计方式上做成了小孩子随时可以装在口袋里拿出来翻的小小书,而且可以做成一本的,书商硬把它一剖为上下两集,然后显眼地打上两集才多少多少元的书腰广告。晗晗一看爱不释手,就挑了所有的。
自从大家都意识到未成年人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后,各种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类书籍就成了出版业的热点。
这当口,尼克妈把目光也放在了这类书的搜寻上,《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一下子撞入她的眼帘。书封上“帮助孩子、父母享受成长快乐的指南丛书”、“美国国家教育服务中心全力推荐”、“什么样的童年才是最美好的童年”,这些宣传语让尼克妈拾起这本书翻看目录——
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
参观一下父母生长的地方;
主编一期家庭报纸;
经营一次茶水小摊;
认识到金钱的价值;
尝试用舌头或睫毛去接触雪花;
在傍晚时分等待星星出现……
甚至在这101件事中有这么一条“玩吐西瓜籽的游戏”。尼克妈专门翻到这一页,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没有什么比吐西瓜籽的游戏更让孩子放松的了。尼克妈一读就笑,觉得很符合自己的教育思路,立即买下。
那书中罗列的“101”件事中,有些尼克和晗晗都做过了,但有些还有照着或参考着执行的必要。一路又挑了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有关青春期成长之类的书,尼克妈收手。一大摞书晗晗已经抱不下了。
晚上,一家子共读“101”,尼克妈提到玩吐西瓜籽的游戏时,尼克诧异地问:这也是必须做的事?太好玩了!
尼克打了一下午的网球,累得躺在沙发上懒得动,一听这事立即爬起来找了瓜子来玩。
书里讲的吐西瓜籽的游戏玩法是比赛谁吐得远,谁吐得准(在地上画一圈),世上吐西瓜籽的最远纪录是1米9,吉尼斯纪录。
晗晗看了书,兴致勃勃地约弟弟,明天我们两个做一次饭好不好?
尼克妈正颈肩酸胀,她问:这101件孩子必须做的事里,有没有给父母按摩的?尼克和晗晗查了一遍摇摇头。尼克妈说:我建议这是第102件孩子必须做的事。
尼克和晗晗两个咬了一下耳朵同时拥上来给尼克妈又按又揉。尼克妈很受用这舒服劲时,尼克说: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叫“父母必须做的101件事”,第一件就是:每天给孩子至少玩一个小时的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