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成药 - 解表药 - 板蓝根颗粒
(2013-05-28 09:50:10)
标签:
解表药板蓝根颗粒流行性感冒清热解毒腮腺炎健康 |
通用名称:板蓝根颗粒
汉语拼音:Banlangen Keli
[成份]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性状]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板蓝根:【性味】 苦,寒。【归经】 归心、胃经。【注意】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板蓝根颗粒 - 作用
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 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 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同时也具有抗 钩端螺旋体作用,实验证明 1: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管内均有杀钩端螺旋体的作用。且解毒作用也很强。
副作用
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板蓝根冲剂是“良性药”,多吃也不会有害。实际上,板蓝根并非没有副
作用。板蓝根虽然副作用较小,但服法、用量也必须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药品说明,盲目滥用起不了防病保健作用。板蓝根含多种抑菌成分,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对感
冒、流感、腮腺炎、红眼病、麻疹等春季常见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板蓝根虽然副作用较小,但服法、用量也必须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药品说明,盲目滥用起
不了防病保健作用。“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板蓝根可致过敏反应:
因滥用板蓝根冲剂和针剂,发生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的也不少。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有时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型药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用量过大损伤消化道:
板蓝根毒性极小,极少数人服用常规量会有轻度消化道症状。有报道1例4岁患腮腺炎病儿肌注板蓝根注射液的同时,口服板蓝根煎剂和含板蓝根的片剂,6天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板蓝根不对症反而伤身:
自发现板蓝根治疗病毒、细菌感染有效后,使用板蓝根及制剂(如冲剂、口服液)十分普遍。板蓝根属寒凉之品,虽无中毒的报道,但长期大量服用亦会有不良反应,尤其是年老体虚者。素体阳虚又过服寒凉,可出现口淡、疲乏等表现。
板蓝根为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传统医药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抗病毒活性肯定,对流感病毒的防治效果更佳。《本草纲目》记载:板蓝根主治“时口疮,热病发斑,热毒下痢,喉痹、丹毒……”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板蓝根对肝炎病毒(HBV及HA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肾病出液病毒(HFRSV)、单疱病毒(HSV2)、柯萨奇病毒(CVB3)均有明显得防治作用。因此,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流感期间和病毒性疾病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抵抗力,避免传染。
[注意事项]
1. 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 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 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附方】 ①治流行性感冒:板蓝根一两,羌活五钱。煎汤,一日二次分服,连服二至三日。(《江苏验方草药选编》)
②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 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薄 荷一钱,僵蚕、升麻七分,柴胡、桔梗二钱。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李杲,普济消毒饮)
③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山茨 菇各一两,连翘八钱,甘草六钱,青黛一钱(冲服)。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放入大砂锅内,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为10份,装入小 瓶。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岁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温服。(《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④治肝炎:板蓝根一两。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肝硬化:板蓝根一两,茵陈四钱,郁金二钱,苡米三钱。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痘疹出不快:板蓝根一两,甘草三分(锉,炒)。上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食后,同调下。(《阎氏小儿方论》)
【临床应用】 ①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用板蓝根3钱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治疗用50%或20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 或用板蓝根煎服,昏迷者行鼻饲,12岁以下每日2两,13岁以上2~4两,1次顿服或2次分服,连服2~3周;亦可每2小时服1次,成人每次用2~2.5 钱,15岁以下用1~2钱,待体温降至正常后酌减剂量及次数,2天后停药。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必要的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据临床观察,板蓝根具 有清热解毒、消除早期炎性改变,使邪热外达的功效。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据190例的观察,治愈率在90%以上。绝大多数病 例于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除特别严重者外,通常均能在退热后即消失;少数有后遗症,均系疾病过程中持续高热、严重昏迷和抽搐的病例。
②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板蓝根2~4两,小儿减半,每日1剂煎服。同时可将板蓝根配成30%溶液涂患处。据387例的观察结果,除5例好转、5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对伴有并发症者效果较差。预防服药11295人次,似有控制流行的作用。
③治疗感冒(包括"流感")
用100%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视年龄及病情每次1~6毫升,每日2~4次。治疗80例,治愈78例,无效2例(其中1例合并肺炎)。一般在1~3天退热,2~5天症状消失。
④治疗传染性肝炎
用 板蓝根1两,每日1剂煎服;或用板蓝根6斤、蒲公英3斤,糖适量,制成煎剂10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5~20天为一疗程。单味煎剂治疗8 例均获效果,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6天,肝功能恢复为15.7天,肝脏缩小为13天。疗效优于茵陈蒿汤对照组。复方煎剂治疗50例,经一个疗程后有50%病 例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一、二疗程累计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达92%。
⑤治疗暴发性红眼
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观察235例,4天内治愈率达94.9%。多数病例用药(10%浓度)1天后球结膜水肿消失或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早、病情轻者疗效最好。药液浓度10%的比5%的效果好。
⑥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
取板蓝根l两,制成60毫升煎液,1~3岁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次。治疗11例,均于第2、3天热退、流涎停止、充血消失、坏死上皮脱落,第4、5天见粘膜再生、溃疡愈合。
⑦治疗扁平疣等
用50%板蓝根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月1~2次,10~20天为一疗程。儿童可用成人剂量。观察45例,39例获得治愈或进步。一般于2~15天开始见效,治愈时间7~45天不等。但皮损较多、范围较广泛者多无效果。
此 外,用板蓝根煎剂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用板蓝根配合大青叶、羌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板蓝根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及流行 性腹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曾有报道,1例上呼吸道炎患者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后15分钟,即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心慌烦乱,四肢麻木、发胀、 奇痒,两前臂及两小腿满布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现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
【备注】 上述植物的叶或带幼枝的叶(大青叶)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