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光大师法语 — 摄心念佛法 4

(2006-09-14 07:12:56)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应道交。又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为第一。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摄六根之法则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听,眼鼻决不至向外驰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认真,故无效耳。又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太阳光,则见光中之灰尘,飞上飞下,了无止息。而光未到处,仍然不见有灰尘。是知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又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真有信、愿,妄当自已。傥平日有过头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誉、得缘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为自己本心,越精进勇猛,此种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觉照,永息此妄,则后来还会著魔发狂,岂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过头妄想也。做功课,当依功课章程。念佛归位,有加释迦、药师、二佛者,亦无碍。论理,未念之前礼佛,则系释迦佛也。世人多以人情为事,人无不求消灾延寿者,故加念药师佛。实则阿弥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威神功德,悉皆齐等,非念阿弥陀佛,不能消灾延寿也。

 

文钞续编卷上复又真师觉三居书(民国二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