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撰《陋室铭》
(2022-04-20 10:24:55)
标签:
朗州常德刘禹锡陋室铭段弘古 |
分类: 谈古论今 |
唐显宗永贞元年九月,顺宗朝推行政治改革的二王八司马被贬出京城,其中刘禹锡贬连州,柳宗元贬邵州。十一月,刘禹锡尚在江陵途中,又贬朗州司马,柳宗元改贬永州司马。是年冬,刘禹锡抵朗州。
元和元年初春,柳宗元乘船南下永州时途经安乡黄山头,因风雨阻隔,在黄山脚下停船避风。当晚,柳宗元登黄山巧遇段弘古,二人很谈得拢,就此结下深情厚意。离开黄山头时,柳宗元告诉段弘古,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此时应该已经到了,你可以去拜访他。
刘禹锡到朗州后,举目无亲,刺史郭丞对刘禹锡很不友好。刘禹锡是朝廷命官,本当为他安排官舍,但郭丞却把他一家安排在沅江边招屈亭旁的几间茅屋里。刘禹锡初到朗州,想熟悉当地风俗和人文历史,就一面借阅当地史志书籍,一面向当地人打听有哪些文人名士和佳妙风景。他这个司马只挂个名,是个闲职,于是除了读书写作,就四处游览。他听说澧州城内有张旭的洗墨池,文庙也很壮观。澧州在朗州西北,路程不远。朗州澧州河湖港汊甚多,乘船四处可达。约在元和元年暮春,趁天气晴和,他携带仆人去游览了一番。随后又便道登上黄山头,游览南禅寺。在南禅寺遇见了在那里读书的段弘古,两人谈古论今,吟诗作对,相谈甚欢。段弘古言及早春夜遇柳宗元事,刘禹锡非常高兴,邀段弘古闲暇时去朗州一游。
第二年夏初,段弘古插完早秧,便南下朗州去会刘禹锡。刘禹锡很高兴,热情地邀他到沅江边茅舍作客。
刘禹锡在沅江边的住房虽是茅屋,也有四五间,其中一间辟为书房,刘禹锡不外出时就在这里读书,吟诗作文,挥毫作书作画。他在朗州结识了当地有名的船民易学家顾彖、曾任职荆南幕府的董颋、诗僧元暠,还有游学武陵的秀才李策,以及退役的康将军、尹将军等。段弘古来后,刘禹锡即邀董颋、顾彖、元暠、李策同聚。六人在这间茅屋书房里谈今说古,辨易论道,时而把酒吟诗,时而挥毫泼墨。兴致一高,刘禹锡捧出一张古琴,边弹边唱:
洪炉作高山兮,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兮,峻拔在寥廓。
灵踪露指爪兮,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兮,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兮,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兮,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兮,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兮,虽贵犹碌碌。
一曲唱罢,众皆鼓掌称妙!董颋说:“这是大人的《华山歌》呀!崚嶒杰出,风神濩落,可与李太白《天姥吟》比肩!”李策则长吟道:“峄阳孙枝,匠成雅器。一听秋堂,三月忘味。”刘禹锡连忙放下古琴说:“一时兴起,诸位谬奖了!”元暠说:“大人书艺甚佳,何不挥毫?”众人皆道:“今日如此雅会,岂可无书?当效兰亭一纸!”刘禹锡道:“也罢也罢!前日写了一首小赋,就录出请诸位指教!”遂铺宣染毫,悬腕一挥,众人见写的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后署曰:“右陋室铭,中山刘梦得书于武陵,元和二年春”。
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陋室铭》。后人或谓非禹锡作品,或谓非在朗州作。殊不知《陋室铭》在朗州流传已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