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巡视的权力变成索要的权利
(2011-09-16 13:02:41)
标签:
骆家辉秭归县巡视组贫困县湖北省委杂谈 |
分类: 杂文观点 |
作者/愚巷
最近有媒体报道,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县秭归县巡视期间,20天共花费80万元。事件引发了网友关注,湖北省委巡视办肖主任否认,巡视组在秭归花费只有10多万元。称巡视过程中按规章制度办事。80多万元包括秭归县过去的办事经费。高额经费用于改善秭归县办公条件。对于给巡视组相关领导购买手机,以及巡视组将平板电脑带走一事也没有解释。
巡视组来了,必然要招待,巡视组下访县城,这是“等级”制度,大家熟知,县级不能巡视省级的。
古代有巡抚,巡视各地的军政、
秭归,国家级的贫困县,一直以来啃着“皇粮”度日。巡视组的到访,县城再穷也得把巡视组成员招待好,20余天,包含休息日,吃喝拉撒贫困县。作为国家干部巡视秭归,监督腐败,从腐败的核心层看腐败,隐性的游戏中暗藏官场潜规则。
官方回应,80多万元只包括秭归县过去的办事经费。高额经费用于改善秭归县办公条件。从县委办提交的申请解决80万工作经费的报告看,既然巡视组说开销只有十几万,另有七十多账单接待了谁?礼品又是怎么回事?为何将平板电脑私自带走?
媒体证实,官方否认几乎是一贯做法,我们常听到官方在辩解,很少听到媒体证实后被官方认可或接受。这次八十万说成十几万,十几万又说得畅快淋漓。巡视组的帐越算越糊涂,就算开销十几万,到贫困县巡视花费十几万意味着什么?粗略算计,巡视贫困县,住个县高级招待所,每人每天四菜一汤,13人20余天用不了十几万,如此开销,丢了祖宗又丢了根本。
费用之多,难免触动公众神经。巡视组的羞布被媒体扯下,愚以为,这块羞布扯得好,以往媒体敢扯掉县镇的羞布,现在舆论更进一步,省巡视组的羞布也能扯,说明民众思想在进步!
巡视组其行为必须受到公众监督,只有在公开,公正的监督制度下,监督才为之有效。当“巡视”变成权力时,索要便成了权利,其次是权力与权力的竞争谋求,它既能损公肥私,也能让贫困县永远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