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巷
阿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416
  • 关注人气:1,7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寨版奥地利村庄,一块可抛弃的“鸡肋”

(2011-06-20 05:25:07)
标签:

斯塔特

中国

山寨

悉尼歌剧院

哈尔

杂谈

分类: 杂文观点
山寨版奥地利村庄,一块可抛弃的“鸡肋”

作者/愚巷

  6月19日《新京报》报道:中国五矿公司正准备将一个奥地利村庄“原样复制”到中国惠州,这一消息引发国外众多媒体的热烈关注。被复制的村庄叫哈尔斯塔特村。

 

  哈尔斯塔特村世界闻名,风光秀丽独特。哈尔斯塔特村能被中国开发商看中有个原因不得不说,那就是中国人的“山寨”情结跟哈尔斯塔特村一样闻名。

 

    据说复制来的奥地利村庄将在惠州建成一个高端的欧式风格住宅开发区,这个住宅区不仅面向高端群体。因为开发商的事,不侵占到公共财政,无可厚非。但我要说的是“山寨”那点事儿,我没有“山寨”情怀,我对“山寨”的一番评价,绝非要不要复制那么简单。

 

  中国地图有无“山寨版”我不知。去国内任何一个地方旅行,城市的建筑以及景点或多或少的仿制某个国家的痕迹。原始的景色不多的,靠后来的人工景点来衬托城市环境,他们说这叫具有“别国风味”。当你发现商场内许多商品是“山寨”的,他们说这叫“价廉物美”。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景点是“舶来品”,鳞次栉比的楼宇设计不是出自勤劳中国人的巧夺天工,他们说这叫“浓缩的精华”。有时发现连厕所都不是,他们说适应国际潮流,厕所必须国际化。

 

  中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也多达三十多处。国人对国外文化情有独钟,而对本土文化显得很不自信,甚至希望神话中能缩能伸的金箍棒也是美国产的,我担心的是被国外人嘲讽。

 

   近年来,地方政府刮起一股国际山寨风,政府大楼仿造美国白宫,悉尼歌剧院等等。地方景点相继建造荷兰村,美国乡村,瑞士风情....“山寨”能够被政府默认,“山寨”能够被政府起到推动作用,佐证了地方政府的媚外心态,吸收却不能消化,匮乏了城市建设的创新能力。其次对财政的肆意挥霍,同时彰显政府功利性和对权力象征的崇拜。

 

    我不反对城市没一点异国情调,多了便没有意义,失去城市的原味本质。复制奥地利村庄很“鸡肋”,全国仿效成风更乃“鸡肋”之耻!

 

    面临国内拆迁纠纷不断,一些地方政府却加大开发力度,大搞形象工程,追逐政绩是本。山寨建筑泛滥,多半是政府决策力,领导力,组织力的失败验证。

 

 “山寨”的东西好不好?只有智慧的中国人才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