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当年统计工作是这样推进的(7)
(2024-12-28 10:09:36)
标签:
历史 |
分类: 记事 |
7、统计工作率先实现办公自动化
1988年5月26日,杜泽鑫让我参加计算机学习班,我推荐了打字员张进芝。小张年青可能很快掌握技术,如一起搞统计可减轻我的负担。这前后机关已购一台长城0520计算机。
9月19日,我向杨荣华老师请教使用计算机搞月报事。杨老师是同事常万水爱人,机电学院讲师(后任教授),帮会计董凤珍搞了打印工资表的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杨老师仔细看了我拿给她的月报表,说这表够复杂的,你一个人每月手工汇总够费事的,如果能使用计算机汇总就轻松多了。此后,我开始跟杨老师学习计算机知识,多次与董凤珍到财经学院听她讲课,渐掌握了DBESE等编程方法。
1989年1月17日,开始按搞年终统计。与往年不同的是,无需请各地市同志集中一起手工汇总了,使用中纪委编程用计算机汇总即可。第一个送来报表的是张家口市纪委的王建荣。张进芝录入中发现计算机显示的信访一表的表式与原表不一致,中纪委的同志答复应使用计算机里的表式。王建荣说这可麻烦了,还得从基层重新统计。我赶紧起草了一份明传电报将计算机里的表式发给各地市执行。中纪委根据我们发现,也很快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了使用计算机里表式的传真电报。
7月12日,开始搞半年的统计。这是按中纪委通知第一次搞半年报。在录入汇总过程中,由于张进芝有打字任务常不能前来,我只好上手。我技术不熟练,很耽误时间,但汇总起来就快了,报表差错可很快找到纠正。由于软件设计上仍有问题,汇总后也要反复核对,一点不能马虎。如“走私贩私”一项,计算机输出就错了,我抄写时予以更正。中纪委请石家庄市军械学院对统计软件重新进行了开发。
10月30日至11月5日,中纪委在军械学院举办学习班,我和张进芝参加。这次集中学习了由军械学院自动化系开发的软件包。在开学典礼上,军纪委副秘书长倪兆义大校,军械学院副院长熊立平少将以及该院自动化系的领导同志讲话,省纪委副书记贺邦靖对各地和部队同志来河北学习表示欢迎。中纪委负责统计工作的左同志讲了全国统计工作情况。
12月27日,我去军械学院参加了对软件包的签定。开幕式由总后自动化处参谋姜士兴主持,张家鹏院长讲话,金工教研室副教授李世悦作研制报告,总后纪委、军委纪委及中纪委办公厅的同志代表用户发言,接着进行大屏幕演示汇报和资料审查。我参加资料审查组的审查。该组有河北化工学院副教授魏世泽,机电学院讲师徐志明,省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王新川,军械学院科研处参谋林杰,组长是魏世泽。签定会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许万雍和总后李晨光等同志主持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咬文嚼字,非常认真,将原签定书中“填补空白”一类词删掉。闭幕式上,许万雍教授谈了签定意见。
印象较深的是在讨论中,许万雍教授讲了我国计算机发展状况,提到人才流失的问题,说他们花费数年心血重点培养的几个尖子生竟一个个去了美国,入了美国籍,大家唏嘘不已。
1990年之后,我们在使用军械学院开发的软件进行半年或全年统计中,发现问题后就直接与军械学院的同志联系解决。军械学院自动化系金工教研室的程金生教员多次来机关帮助我们,使统计工作能顺利进行。我让程教员将五笔字形输入法等程序装入我们的长城0520计算机里。钱德敏带在省委党校学习的纪检班学员来机房参观,我实地操作,向学员介绍计算机用途,展示各种统计图形,为计算机在我省纪检系统普及打下基础。
1991年4月20日,按照中纪委通知开始筹备与中纪委计算机远程联网。董凤珍办了汇款,我与省、市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做前期准备工作。7月20日,中纪委办公厅技术文印处的田伟成和耿、刘、段、姚等同志来石家庄帮助我们搞联网,将步进电话改为程控电话,试了解调器。石家庄市也是初步开展联网业务,存在运行不记帐等问题,继续调试解决。
7月31日,在中纪委文印处段其如帮助下进行联网演示。杜泽鑫、钱德敏、张五生及小张、小董、小田等观看了演示。中纪委孙大庆、杜殿良及中纪委文印处同志在北京参加。中纪委同志首先祝贺河北联网成功。我们对中纪委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
8月3日,我到中纪委机房,在田伟成与耿道宽帮助下在那与河北试着联网。田伟成对在石家庄操作计算机的小董、小张打入“老杨正看你们学习”的字样。小董、小张回文,让我学好教他们,我与老田又打入“你们年青人要好好学”等字样。
实现计算机联网,使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