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平圣
天平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82
  • 关注人气: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2013-07-23 14:56:00)
标签:

旅游

摄影

五台山

分类: 游历

北台,是五台山诸峰中最高峰,海拔3058米,亦华北地区最高峰,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北台顶亦名叶斗峰,虽属“华北屋脊”,但登临之后没有险峻之感,坡缓台平,一望无际。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通往台顶的路修得不错,公交小客车往来穿梭,十分繁忙,可见喜好登华北最高锋的观光游客很多。但若自驾上山,山路崎岖,有些难行,没有山路驾驶经验的还是小心为好。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登临台顶,总览五台风光,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心灵得以净化。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极目远眺,台怀镇上下十几里一览无余,毫无阻隔之感。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北台顶灵应寺创建於隋代,坐北朝南,1986年重修,2001年再度扩建和维修。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龙王殿置於两米高的高台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隐峰塔在龙王殿东、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隐峰禅师,俗姓邓,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经常冬居衡岳,夏处清凉,其圆寂後,後人将其火化,并取之舍利,在北台顶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隐秀,精工细作,质感较强,是僧俗临顶必至之处。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寺庙的南门又叫南天门。外地游人如能有幸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放乐马,更是情怀坦荡。

眼望山花弥布的山梁和耸入云端的山顶寺宇,自然会促使你登高游览,尽情地观赏"仙山秋菊"美景。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东台亦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位于台怀镇以东10公里。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清凉山志》记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远望山形,犹如一只站立的巨象。居顶环视,又似一个特大的龟甲,面积100余亩。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著无数的僧俗登山朝日。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静谧的望海寺完全浸沈在一片云山雾海之中,配上浑厚的晨钟声,愈发显得庄严肃穆。可惜这次来未能赶在日出前。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台顶建有寺庙,称望海寺。寺庙系一高楼,只为观赏日出。这里也正是五台山观日出的最好地方。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望海楼巍然壮丽,极为壮观。《山西通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1998年,东台顶又新增铜铸聪明文殊像一尊,铜像通高两米,金碧辉煌,令人敬仰。近年,望海寺又建莲花殿一座,以全新的寺容喜迎八方来客。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宋代丞相张商英曾作诗描绘东台:“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观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蓝天白云,群山起舞,蔚为壮观。所说近可及河北省阜平,远能望见山东省渤海古人所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形容其高,向东望去毫无阻隔之感

 

五台山之行——登上台顶(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