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 |
分类: 杂谈 |
一
我在电脑上写文章,外甥说:你何不在博客上写?
我问:什么是博客?
外甥说:博客就是网络日记,自己在网上建立的一个小天地,写上后别人也能看。
我说:自己写的日记也让别人看?不理解。
外甥说:交流呗。新一代的思想。
这是我第一次听人给我介绍博客。
二
单位有人说他爱人注册了个网站,有博客,让我把我写的文章拿到那发表。
我问:博客,怎么发表?
他说:建个门户就可发表,如果你自己嫌麻烦可以帮你建。
我说:暂不想建,看看再说吧。
这是我再次听人说博客,还要为我建个博客。
我开始上网看博客。
三
打开网站看财经股票信息,看到这里也有“博客”。
到处都有博客,看来形成气候了。
博客里的文章内容挺丰富。有的写得很好,与我有共鸣;有的写得很有意思,观点不敢苟同;有的耐人寻味,使我眼界开阔。
有个用户注册,点击进入,顺利建了自己的门户,将写好的一篇文章输入。
有人看了我写的文章,还评论,感到有了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就这样,我有了我的博客,在博客上安了家。
四
我对老爸说:我在网上建了博客,发了篇文章。
他问:什么是博客?
一下把我问住,就胡乱解释说:博客是网上一个写文章的地方,写好后可以给大家看,我是凑了热闹也加入其中。
他摇头说:不懂。
我尽力解释说:博客有点象报纸,报纸里面的文章是编辑组稿后印上去的;博客里边的文章是很多人自由写后发表的。但向报社投稿要经编辑审核把关、筛选;在博客写就不用,自由度较大,基本上可以随意发表,只要不违法,当然由网站管理者管理。
他说:博是博学多才的意思,客是作客的意思,这两字联在一起,博学多才的人在这里作客,有没有这个意思?
我说:有点,“博客”这个名字确实挺让人寻味的。但博客是个外来词,
他耄耋老人,思维还很敏捷,接受新事物,挺较真,看我解释不清,就打电话问我妹什么是博客。
五
在与朋友交谈中,谈起了博客。
朋友问:什么是博客?
我说:在叫博客的网页上面写文章发表。
朋友问:有稿费吗?
我说:没有。
朋友说:这就怪了,那还有那么多人写。
我说:不怪,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出来,是一种自由。
六
不得不上网查查什么是博客,解释说: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翻译而来,有的叫 “网络日志”。中文“博客”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Blog(网志)和Blogger(撰写网志的人),也可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志这种行为,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罢了。
作为Blog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你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网络日记”。作为网络日记是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的,而Blog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
这样,我从实践到理论对博客有了一个认识。
七
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流动是其显著特点。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带来了知识的大爆炸,深深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博客以网络为载体,简单而易操作,“写博人”不分高低贵贱、身份地位,谁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轻松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内容丰富多彩,现代气息浓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科技高度的发展。
三十年前,封闭时代,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计算机;二十年前,改革开放了,四通打字机和长城0520型计算机开始走进机关和一些单位;十年前,计算机普及,网络世界逐渐到来了;如今,博客来了;再过十年,会是怎样?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客这个名字不会再使人感到陌生,将有更多的男女老少认识博客,参与博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