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左家长心理学:家长要有自己的生活
(2018-07-30 09:47:03)
标签:
自我人生目标自我照顾成功 |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
为什么你不去做点自己的事情呢?
那样,你才是在过自己的生活;你的孩子会注意到,心里会想“好啊,我妈妈有自己的生活”。否则,你的孩子会想我的妈妈“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些家长每天的生活内容,每天的生活话题都是孩子、孩子,还是孩子。今天孩子过得好吗?谁家的孩子又报奥数班,我该给孩子报吗?脑子塞满了孩子,生活日程和心里都是孩子的学习、生活、课外辅导和活动之类的东西,几乎没有多余时间关注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工作,没有自己的兴趣,没有自己的人生安排。
于是,这些家长开始过度教养孩子,开始以孩子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自己的一切生活都以孩子为主,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关注、操心和盯着孩子这件事上。
这类家长要想想,如果我们跟孩子一起走他们的路,后者帮他们走路,那我们不仅剥夺了他们形成自我独立基本能力的机会,也失去了继续走我们自己道路的机会。如果你曾经把孩子的成就误认为是自己的成就,把孩子的幸福当成你的幸福,把孩子的生活作为你的生活,你如何给孩子做榜样?你如何给孩子示范有意义的生活?孩子会想,这就是我们父母的生活?这就是我今后可能的生活?
为了成为孩子的榜样,作为父母,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女性朋友可能为此会纠结,因为她们从此就被教育,要把他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前。心理分析学家荣格也告诫他那个时代的父母,要过自己的生活,否则孩子最终还要处理由此而导致的父母的身心健康问题。家长要明白,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一个这样的印象:家长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守着孩子。每个人都应该走在由自己的选择构筑的生活道路上,路上有我们的梦想和目标,身为家长,我们的道路上包括孩子,但他们迟早会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们的道路孩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