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父母的养育方式真像传说的那样吗?

(2018-07-04 09:37:50)
标签:

美国教育

美国家庭教育

中产阶级家庭

父母教养

焦虑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在中国,只要一说起家庭教育必谈美国父母如何如何,常常把美国父母作为学习的榜样,中国家庭教育传说最多的、流传最广的就是美国父母的养育强调孩子的独立,不娇惯、溺爱孩子,不替孩子包办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孩子一到18岁,父母就撒手不管孩子,让孩子自己谋生谋业,想上大学孩子要自己贷款,如果父母帮助孩子支付了大学学费,孩子工作后要还父母的钱,与父母吃饭要“AA制”,等等,果真如此吗?

以往我信以为真,以为这就是美国家庭教育的真相,但随着我对美国家庭教育的了解,对美国父母养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实不是像我们传说的那样,我们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家庭教育的了解有偏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当今美国社会,特别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的养育方式与中国父母大同小异,美国父母面临着与我们同样的养育问题,在过度教养之下,美国年轻人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后果:他们缺少独立性,脆弱、依赖、抑郁、焦虑、吸毒等心理问题频发,没有来由的自以为是,觉得一切理所当然,进入职场后缺乏主动性、不善于合作、缺少参与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匮乏等等;回看中国,这些现象在中国青少年身上也有。

怎么这么相似呢?

无论美国父母,还是中国父母,他们都是父母,特别是母亲,都有呵护幼子、爱孩子和满足孩子需要的心理和情感,这是人类父母的共性,也是作为动物的共有本能,即免于让自己的后代受到外界的伤害。在这种心理促使下,父母在教养态度和方式上就开始表现出“过度教养”:过度关注孩子的言行、包办孩子的一切、替孩子做主、溺爱孩子、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人类父母不能像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父母那样,从小就培养后代的自立生存和独立面对外界的勇气和能力呢?

这就给作为父母的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独立、有主见、有能力、有担当的成人呢?

父母想要让自己孩子成为优秀的绵羊呢?还是让孩子成为有“狼性”的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