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电影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

(2018-04-03 09:48:25)
标签:

育儿

孩子的心理行为特征

亲子关系

父母

沟通方式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父母通过电影也可以了解儿童心理发育发展的过程,这些电影都反映了不同成长背景下孩子的心理,或温暖或感动,或幽默或悲情。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最柔软、也是最敏感的,他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不为父母所知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关爱他们的同时,更要了解他们。这样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孩子想什么、喜欢什么、害怕什么、讨厌什么,孩子的焦虑是从何而来?孩子的情绪怎么忽冷忽热?枯燥的说教容易让孩子厌烦,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妨用电影让父母发现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下面这几部电影,我建议各位父母可以一看,帮助你从不同侧面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

1.《小孩不笨》 国别:新加坡 导演:梁普智;《小孩不笨》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家庭和学校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也表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的代沟,和父母与子女之间永远有解决不完的矛盾等种种社会问题。这部为儿童大声疾呼的电影,是在向全社会呼吁“救救孩子,多关心一下孩子吧。”

2. 《小鬼当家》 国别:美国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小男孩凯文生长在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全家计划去巴黎欢度圣诞,当一家人欢欢喜喜上了飞机之后,父母才发现把最调皮倒蛋的凯文给遗忘在了家里。与此同时,一对窃贼也盯上了凯文家的大房子,小男孩凯文将要和两个成年惯偷展开较量。

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另类的二战题材电影,荣获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透过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无疑是独特的。而从片中8岁儿童天真无邪的眼中,我们更能看到战争的残酷和制度改变人的丑恶,讲述孩子们之间跨越种族,国仇家恨的友谊。

4.《放牛班的春天》;故事讲述一位秃头的马修老师被调往一个病态的学校,他相信学生的纯真,他以温和的作风感化他们,用音乐的魅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在能力。孩子们并不是病态,病态的是社会,是社会的不理解,是社会和教育的不理解造成他们心里上的病态。这个世界也许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但只要统筹调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具有神的气魄和力量。

5.《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励志电影,患有先天性阅读困难症的九岁男孩艾沙聪明可爱,但也调皮捣蛋,学习是他最大的敌人,每次考试成绩垫底。他是老师眼中的问题男孩,父亲也对他很失望,因此他感觉自己被家庭抛弃。一个不守常规的美术代课老师拯救了他,他找出了艾沙症结所在同时也发现了他独具的天赋--异乎寻常的绘画才能。

6.《异灵第六感》;《第六感》是一部经典的惊悚悬疑电影,也是一部典型的结局式影片。如果把这部电影奉为同类片里的鼻祖时,一点都不言过。影片讲述了心理医生马尔科和一个名叫柯尔的小男孩的故事。柯尔有着不同常人的超能力,可是与他相依为命的妈妈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

7.《追风筝的人》;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影片表达了在苦难的深处,坚持不放弃信念;在美好的顶端,也不忘却身处苦难的亲人,这是应有的品德,也是传承民族血脉的源泉。

8.《当幸福来敲门》;克里斯·加纳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科技治疗仪,到处向医院推销,可是价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就算他多努力都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妻儿,妻子最终选择离开家。从此他带着儿子相依为命。为了儿子的未来,他重新振作,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始终相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人生本来就充满三灾六难,我们只想到怎么保护自己的孩子,怎么给他更好的条件,这是不够的。至少要教会他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用努力和忍耐去等待柳暗花明。

9.《四百击》;“父母须知孩子是怎么开始叛逆的”。 本片探讨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13岁的安托万,家庭四分五裂,他饱受冷落,说谎,逃学,离家出走,最终被继父送到少管中心。他拼了命又从少管中心逃了出来。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偏离成长轨道的。混乱的家庭,守旧的学校,冷漠的社会,让孩子始终找不到出路,他的孤独无助,转化成了愤怒和叛逆,个人成长淹没于大人们的教条中。

10.《永远活下去》;年仅十二岁的山姆是白血球患者,在第三次发病后,就开始没有去上学,也没有再进医院。山姆有个以轮椅代脚的同学菲利,他们的家长为他们请来了一位家教老师,每天为这两个孩子进行这年纪该有的学习和游戏活动。老师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列出愿望清单,并且支持他们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不论是要挑战世界纪录、还是要追求女孩、独自旅行搭船等等,因此两人便不畏病痛,勇敢追梦至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

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看电影就是一种不错的学习,如果与孩子共同看,并与孩子讨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加深对孩子的认识。

博客文章内容、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博客作者;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左利平微信:ZUOZHX88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