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教育孩子

(2018-03-14 09:25:36)
标签:

心理学

儿童成长规律与特点

心理机制

心理现象

自我发展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心理学,已成为21世纪的显学,积极心理学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不应只把目光锁定在发现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上,而是要研究和解决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通过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受益,心理学让人们身心更加健康,心理学让人们事业更加成功,心理学让人们婚姻家庭更加美满,心理学让人们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心理学让人们的亲子关系更加顺畅。

心理学让父母懂得,教育不但能教给孩子知识、专业,教育还能让孩子更加快乐幸福。

何谓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认识自己的学问,心理学关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的思想,思想是千变万化的;例如,不学心理学生别人的气,学了心理学知道别人怎么生气。学习心理学,让我们对自己心理行为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让我们知道,气质。情绪、行为是怎么回事。

当前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及对孩子的影响,1.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例如:李天一案,李天一的母亲梦鸽,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成长、成功机会,捆住孩子;再例如:检查作业,家长怎么做?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只负责签字,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网络语言:最不幸的孩子,有一位小学教师的妈妈,有一位初中老师的爸爸。左氏忠告:大树低下不长草。2.干涉和阻止孩子的成长,给孩子制订很多的条条框框,监视孩子的言行、盯梢、窥探孩子的隐私,偷看日记,家长认为,孩子是“我”的私有财产,任意处置孩子。3.消极心态下的畸形成长,父母缺少阳光心态,抱怨、焦虑、烦躁,不信任他人,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做消极负面的解释,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4.盲目拔苗助长,过度教育,例如:让4岁的小孩背乘法口诀,幼儿园学小学课程,过早的学知识,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学心态;盲目跟风,别人家孩子学我家孩子也要学,忽略孩子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例如:很多家长不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成绩选择学校、班级;孩子在此学习过程中没有成就感,失败心态很重。5.忽视孩子的成长,借口忙,忽略教育孩子,没时间、忙;只管吃喝拉撒穿,忽视品德行为教育,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学校的事,忘记做父母的职责;父母忽略了要孩子成为一个人,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父母要培养孩子自我做决定的能力。6、蛋白质的父母,这是孩子们对家长的评价,傻蛋类家长,不学习;白痴类家长,不读书;神经质类家长,情绪化,动不动给孩子发火;左氏忠告:父母要跟随孩子一起成长,学习进步;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都有一个有更大问题的父母;爱可以无条件,但爱有方法,有智慧。

父母要掌握健康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1.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和成就感,发现孩子的优点、心理品质、能力、行为;肯定孩子行,你干的很好,还能干的更好;即便针对孩子孩子的不足,也要说,在努力努力,再用心用心。左氏忠告:不放弃任何一个鼓励孩子的机会,不省略半句鼓励孩子的语言。2.要让孩子感到他的成功,而非家长的成功,成长、发展是孩子自己的事,自主权/选择权/主人翁,支持是提供恰如其分的协助,家长是一个协助者/船长,有效的支持是一个递减的过程,自立/独立,例如:你如何让孩子穿衣服。3、进行有效行为的教育,奖励孩子要有针对性;孩子的磨蹭厌学是如何练就的?例如:做作业磨蹭,孩子第一次作完作业后(30分钟),应该玩或休息;但父母再给孩子布置作业(30分钟),完成后要玩或休息;但父母觉得还早,再布置作业(50分钟),孩子就会拖延磨蹭,以致养成不爱学习的心态。例如:孩子跌倒,让孩子自己起来,然后奖励。左氏忠告:做对的事/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事奖励良好行为,惩罚错误行为;多用奖励,偶用惩罚。训练孩子的有效行为,例如:别的孩子欺负你家孩子怎么办?A父母出门训斥别家的孩子,B为什么别家的孩子欺负你的孩子,C还欺负其他人家的孩子吗?D如果只欺负你,他为什么欺负人?E直接与那个孩子谈,并发现他的优点、缺点。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表达,情绪是孩子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需求的表达,孩子3岁以前就会表达情绪,例如哭、笑、喊、蹬等,父母要了解孩子表达情绪的原因,孩子的言语、手势、眼神的意思,情绪和感受是可以表达的;5.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例如: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三大恶语:这段学习怎么样?考试进步没?前途考虑过没有?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听孩子想说的话,说孩子想听的话,例如:做办事处书记的爸爸,因工作忙,基本不管孩子,很少与孩子沟通,孩子不想上学。与孩子说话,你要这样你要那样不然会怎样。不从问问孩子为何不上学,有什么困难,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6、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男孩要培养成男人,有担当精神,敢负责任;女孩要培养成女人,自尊、自爱、自珍;父母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例如,扫地、洗碗、洗衣服等,让孩子参与,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做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7.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心理学实验:吃糖果实验,心理学老师;10多位四岁小孩;每人先发1颗糖果;20分钟不吃再发2颗。有些吃了1颗,有些等老师回来。通过对糖果试验后期的追踪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十几年后,两种孩子在意志力、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自制力、毅力、果敢性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