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儿童孤独症,您了解多少?

(2017-11-21 11:44:18)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这是普及自闭症或孤独症知识的一篇文章,关于自闭症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有神经机制的、有遗传的、有后天母亲互动的、以及依恋关系缺失的。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 聂云霞

https://pic.wenwo.com/fimg/1184251356.jpg

孤独症的专业名称应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瓦解症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大脑不同区域不能协同工作会导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大多数孤独症患者常会出现一些挑战行为,但是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孤独症的原因是什么?

孤独症倾向于在家族中形成,所以有专家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科学家们正在试图找出导致孤独症的基因。

很多研究也正在探究孤独症是否由其他问题引起或者是与孩子所接触的环境因素有关。

虚假的新闻消息让一些家长担心孤独症和疫苗之间有联系。但研究还没有发现疫苗和孤独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孩子注射疫苗是很重要的事,它可以帮助孩子预防一些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孤独症的症状是什么?

孤独症的症状一般都是在孩子3岁之前开始出现。通常,父母们首先会注意到孩子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开始说话,行为表现也跟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但是,对于一个孤独症患儿来说,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开始说话,这并不奇怪,语言能力之后也可以失去。

孤独症的症状包括:

l  说话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尽管听力测试是正常的,但孩子似乎像听力障碍一样。

l  重复和刻板的行为。例如重复的身体晃动,对某物或某事非常依恋,当常规被改变时会变得非常不安和焦虑。

孤独症患者的症状通常不典型。不同的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行为,轻重也不一。常听家长说,孤独症患儿更喜欢独自玩耍,不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孤独症也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l  许多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

l  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变得抑郁、焦虑,尤其是中等智商水平或高于平均智力水平的患儿。

l  一些患儿在青春期会出现癫痫发作的症状。 

孤独症如何诊断?

如果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症状,医生会使用专门的评估工具对孩子进行评估。

l  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例如,孩子与人交流时没有眼神接触。孤独症患者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痛苦或悲伤。

l  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例如,孩子可能不会说话,或者经常重复特定的话语。

l  兴趣狭窄。例如,较年幼的孩子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的某个部分上,而不是整个玩具。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会被某些话题所吸引,比如交易卡或车牌。 

孩子也需要做下听力测试和其他一些测试,以确保以上情况不是由其他问题所引起。

孤独症如何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包括特殊的行为训练。行为训练主要是强化适当的行为,教导孩子社交技巧,教他们如何与人沟通,以及长大后如何帮助自己。

早期接受治疗,大多数孤独症儿童能学会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学会与人交流和自我帮助。

根据孩子的不同,治疗也可能包括语言治疗或物理治疗。药物有时用于治疗抑郁症或强迫行为等问题。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治疗取决于症状,因为每个孩子的症状都是不同的,而且有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孤独症患者症状如此不同,以致于对某个孩子有用的治疗对另外一个孩子却没有效果。所以,需要参与孩子教育和治疗的每个人一起努力,找到最好的管理症状的方法。

家庭该如何对待患有孤独症的孩子?

孩子治疗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让其他家庭成员也参加关于孤独症的训练培训,以便更好地来管理症状。

训练可以帮助减少家庭压力,让孩子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些家庭也许需要更多的帮助。

尽可能找到能帮助孩子的每一种方法,并和医生交流身边所能提供的帮助,家庭、朋友、公共机构和孤独症组织都是可能的资源。

记住以下建议:

l  照顾孤独症患儿需要家庭付出很大的代价,有计划地休息一下,可以帮助整个家庭。

l  当孩子慢慢长大时,需要得到额外的帮助。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来说,青少年时期是非常困难的。

l  多和有孤独症患儿的其他家庭接触。这样就可以和能理解你的人谈谈遇到的问题,并且分享你的建议。

养育一个孤独症孩子是非常艰难的任务。但是有了支持和训练,就能学会如何应对。

本文译自:https://www.webmd.com/brain/autism/autism-topic-overview#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