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老左谈心理咨询

(2016-07-09 09:48:13)
标签:

育儿

心理分析

儿童成长

儿童教养

科学健康人文

分类: 心理咨询如何助人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

——儿童心理成长辅导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老师,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孩子发脾气、恶作剧、搞破坏、不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怎么办?

孩子不爱说话、自卑、敏感,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各自心理行为问题,家长、老师怎么看待?该怎么应对?

是啊,初为父母,如何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

没有心理准备,没有教养经验,工作太忙,……

怎么办?

如何给孩子最有效、最好的照顾?最适合的爱?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这是许多父母,在有孩子以后,教养孩子过程中共同面对的问题。

我的体会是,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要知道,在孩子心理成长的每个阶段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儿童阶段(018岁),

特别是婴幼儿阶段(0—7岁),是人生中心理发展、自我成长、人格形成、情绪表达的关键期,各种习惯、行为模式均在这个阶段奠定。

如何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不仅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更可以使其受益终生。

如何帮助家长、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最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快乐幸福的成长?

没有完美的家长,老师,但我们可以趋于完美

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塑造孩子的某些完美的品质和行为。

做足够好的父母,老师,

做合格的父母,老师,

做不够好的父母,老师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就是要用通俗易懂、大众的语言,与家长老师分享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让各位家长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授人以渔。

在与家长分享儿童心理发展经验的工作中,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方法技能,更要有生活的实例。

既要知晓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方法技能。

临床工作结构:

理论知识——心理学

儿童心理行为——儿童心理学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

   游戏在与儿童互动中的作用;

   儿童心理辅导基本功:尊重、接纳、倾听、回应、同理心、澄清、面质等。

谁的问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气质——个体差异性

儿童多动——是多动症吗?

孩子神经症——情绪表达(安全、需要、依恋等引起)

家庭心理环境建设——互动、情绪、界限等

隔代教育不好管——隔代教养是祸害

这个孩子太要强——完美心理、A型人格、输不起心理、期望值高等

孩子很倔强与退缩——认知偏执、归因女、保护

这孩子自知力差与太依赖人——分离、意志、自立

亲子沟通——看、听、问、触摸

依恋与儿童成长——爸妈要花时间陪孩子:陪伴、在场、依恋

与孩子一起画画——绘画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

与孩子一起游戏——参与其中,而非指点、观望

父母、老师,不是万能者,孩子临世,就会教养他;心理学工作者,不是魔法师,会应对儿童心理成长中的所有问题。我们都是生活的感受者,然后在感受中成为一个学习者,掌握应对日常生活、自我成长中现实问题。

心理学工作者,作为知晓人类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学习及应用者,只是比没有“专业”的人略懂心理学而已。(原创 16.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