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世界的智慧高手:何谓众妙之门?

(2015-11-02 09:26:03)
标签:

道家

老子

道德经

宇宙

形而上学

分类: 文史哲的江湖(诗情文意的我们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无常,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痛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的解释:本章,任先生解读哲学味太浓,且自我发挥太过,有时有任意讲解之嫌疑。他主要用唯物主义眼光来解释老子的道,认为老子没有把话说清楚。

“道”到底为何物?

   实际上,老子明明白白告诉我们,道是天地之始,是众妙之门。按高亨先生的理解,这一章是老子的宇宙论,解决“众妙之门”,回答天地的来源问题。

   因此,“道”是《老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以我的理解,道就是终极。以我为例,就是“我”从哪里来?

  李零、高亨先生、高明是考据、文字、文献、音韵、校勘等训诂学方面的学者,即中国传统语言学“小学”(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专家,他们在解读或研究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过程中,一般的路数是先注音、辨字、校勘、释义,然后再解读原文,即字、词、句、段、篇直译解读;然后再天马行空自己阐发。字偏重于形,一个字的形体的流变衍化。音韵侧重语音,主要研究不同时期语音的变化。训诂侧重义,研究词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但是,我的解读对象是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一般大众,不能故弄玄虚,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在这个讲座里,我只从思想性、情感和心理分析入手,做一些与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和幸福学相关的解读,不对原文进行译文。

所谓译文,我的理解,一定要尊重原文,不可将译者自己的主观意识恣意加入,即直译。而意译,就是译者根据自己体会,浮想联翩的解构原文,高亨、李零等对老子内容的分析,杂以超出原文以外的个人见解。

想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学习老子原文翻译的一般大众,可以看任继愈先生《老子新译》,陈鼓应先生《老子注译及评介》 ;如果想要研读老子,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建议阅读王弼的《老子注》,王念孙《老子杂志》 ,钱穆《老庄通辨》,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 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