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为子操心人人有,都操对心了吗?

(2015-07-14 08:34:58)
标签:

转载

[转载]为子操心人人有,都操对心了吗?

 
当了家长之后操心的事也就接踵而来了,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真是没完没了地操心,为各种事情操心。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孩子是不是困了?饿了?孩子的发育是不是合格?孩子的大动作发展符合要求不?等孩子再大些操心的事情更是复杂了,孩子上幼儿园是不是会被欺负,是不是吃亏?孩子的学习能跟的上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没完没了,直至孩子成年了,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了,父母依然会操心。操心是父母不由自主的行为,因为与孩子彼此血脉相连,无时无刻的惦念是种本能。但是父母操心都操对了吗?我们对孩子的这种“关注”又是否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操心”的话题吧。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操心的事情不同,我们先来说说幼儿阶段吧。小欢现在2岁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也接触过不少同龄孩子的家长,我发现大家在孩子小的时候操心的事总是围绕着各种指标转,比如身高是多少,体重是多少,饭量是多少等等。而且几乎每个家长都爱比,比较自己家孩子的奶量跟其他差距多少,比自己孩子的身高、体重比同龄孩子少了多少,比自己的孩子是否早于其他孩子学会走路……比较的结果一旦失利,回家利马加紧调节,饭量少的就猛揣,还不会走路的就搀扶训练。

 

家长操心的这些事真的非常重要吗?我们来观察下成人世界吧,确实存在高矮胖瘦的分别,但是这些差别与他们童年的养育关系并不大,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基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等。而且关于身高的问题我们都应当经历过,有些人是先长,而有些人则是后长。我上高中之前一直是班里的小排头,没想到一上高中突然就成了班里的大高个,相比很多人也经历过类似的经历吧。至于那些人类本能的能力发展在成年后则更是看不出来差异了,比如说说话、走路、跳跃等等,在成年后完全看不出来太大的差异,那些一岁前就学会走路的孩子和那些一岁半才学会走路的孩子成年后在走路这件事上完全相同。甚至包括一些行为能力的学习,在成年后差异也是不大。比如说有的孩子一岁多就使用铅笔和筷子非常熟练,而有的孩子三岁还要用训练筷,有的孩子一岁的时候就会使用坐便器拉尿,而有的孩子两岁依然需要依靠尿不湿等等,这些孩子在成年后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我们再来说说大一些的孩子吧,家长依然喜欢“比较”并且为之操心不断。上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都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了,如果有个别孩子还不会,那么家长一定为之操心。有的孩子在四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背诵很多诗歌了,甚至还能说很多外语,自己的孩子还不会,很多家长则会加紧训练。那些更大的孩子,家长索性直接拿成绩来比较了,似乎成绩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样操心真的对吗?我们还是回到成人的世界来看问题吧!很多小时候能力和成绩凸显的人,在成年后未必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一些即使获得了很高学业的人,也未必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家长在育儿的道路上操心的这些事可能有些偏颇了,关注孩子的发展是对的,但是有的时候并没关注在点儿上。那些量化的标准有些时候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是对社会大众平均水平的一个标准,只要达标,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刻意比较,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存在差异的。相反如果我们不把精力都用于跟别的孩子比较上,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孩子个体的发展,还有一些能力的提高,则会获得更多的收获。那些大些的孩子道理依然如此,成绩也同样不过是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是能代表一些问题,但是绝对不是全面的。一个孩子发展的怎样,不能光靠这个来比较。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所需的并非单纯的一个成绩而已,而是需要很多其他的能力。

 

我希望培养一个能够适应生活并且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孩子,那么就需要孩子能够承担责任、抵抗压力、感知幸福、积极乐观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用量化的标准很容易比较的,也不是马上能够形成的,而是在点滴的生活中慢慢灌注给孩子的,甚至这个育儿的过程不是单纯对孩子的培养,而是整个家庭不断地成长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事例吧,如今2岁的小欢其实还并未能够完全摆脱尿不湿,很多同龄的孩子已经可以做到拉尿前及时“汇报”了,但是我绝对不会因此就给小欢任何压力,也不会因此责怪她什么。因为我知道,这件小事只不过是人类能力的一部分罢了,早早晚晚小欢一定能够学会这个技能,我相信她。事实也如此,不管拉尿训练成功多晚的人,在成年后都不会轻易尿裤子嘛!但是此时我的“不操心”,则会得到一个信任我的小欢,一个拥有更多安全感的小欢。我这么说你认同吗?好了,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话题,希望我们有更多关于育儿的探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