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分高校内部子弟转学是隐形福利

(2015-02-13 10:25:38)
标签:

教育

机会均等

公平公正

阳光之下

高校志高子女

分类: 教育的魅力(摇摆的教育)

 

      一度沸沸扬扬的湖南大学17名学生蹊跷转学事件逐渐退出人们视野,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腐败之手”正伸向象牙塔,频频上演“权力通吃”的游戏,腐蚀教育公平。

     黑幕一:内部子弟转学是隐形福利

    “相当部分的自主招生学生有很深的背景,权力通吃一切。”北京某985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告诉记者。此前他曾任职于另一所985院校,并担任过学校自主招生的评审委员。在自主招生的环节,在打通了中学、招考老师、高校三方关系后,一些“有背景”的学生靠着“打招呼”、“拼关系”拿到大学入场券。“读本科时,我们年级有两个同学从其他学校转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名校生。两个学校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差了100多分。”湖北某高校毕业生小晨(化名)告诉记者。

湖南某“985”高校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内部子弟”转学或是转系,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一种“隐形福利”,而福利的发放资格是“和领导关系远近”,发放方式就是“靠关系转学”。

黑幕二:艺术生低分考入再转高分专业

     上述湖南985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一条“曲线入学”的“秘密通道”。“原本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课找关系通过后,高考只需要300多分就能录取。入校后一个学期,再转到非艺术的热门专业,这样的例子不少见。”

    比起转学,转专业的数量更庞大。记者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网站查询到的一份2010级学生转专业名单显示,学校共192名学生转专业,其中不乏从对外汉语、法学等文科专业转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黑幕三:研究生录取直接改分

    “有些关系特别硬的学生,会有学校领导亲自‘打招呼’,暗示给他的各科成绩打高分,因为平时成绩的排名直接影响到有没有保研资格。”湖南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副教授向记者透露,有的学校会专门组织一场保研资格考试,考前漏题、直接修改分数等乱象环生。

     王旭是中部一所高校的毕业生,谈起“保研”被刷下的经历记忆犹新。“我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二,但是在学院评议的时候,因为名额有限,就以我‘与人交流少、参加社团不积极’的理由把我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家庭背景深厚、成绩平平的同学。”

   记者了解到,高校里的保研“名头”不少,除学业优异外,还有特殊贡献保研、科技保研、工作保研等,“名头”多,水分大,缺乏客观标准,因此很容易被“借牌子”、“钻空子”,成了保研“重灾区”。(新华社记者袁汝婷 谢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