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播种者左利平
心理学播种者左利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342
  • 关注人气:14,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区需要心理援助

(2013-08-04 09:02:18)
标签:

杂谈

昨天下午,中新社记者采访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赴岷县、漳县抗震救灾心理援助队,当记者问灾区心理援助时,我对记者说,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第一心理援助到灾区做什么?灾区需要心理援助吗?需要!哪些人需要?这就要对灾区民众的身心状态进行了解和评估,然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援助。即了解情况,具体了解丧亲人员、受伤人员、亲历人员、救援人员的身心反应,以及评估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第二灾区心理援助如何展开?即分类辅导,对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孤儿、中青年男性、中学学生、教师救援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第三对丧亲人员及有严重身心障碍的人要长期跟进、一对一辅导,即长期跟进、专人辅导,我们赴灾区心理援助毕竟是短期的,我们走后怎么办?因此心理援助的专家要长期跟进、专人辅导;第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即社会支持,对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还要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调动邻居、亲戚、同事、同学,以及社区(村委会)等人际关系,帮助和支持他们度过心理难关、走出心理阴影,树立生活自信。第五对心理危机干预如何理解?我们的体会是,目前有些心理学或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对灾区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解有误区,他们是从狭义的视角理解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因此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到灾区以后不知道做什么,民众不接受、不配合,不能有效开展心理援助的尴尬局面,而我们是从广义的视角来理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即把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援助的工作与灾区的抗震救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生救援的“灯塔效应”。也就是我们学会莫会长总结的灾区心理援助:缓解心理危机,树立生活自信;抚平心理创伤,解决实际问题;度过心理难关,开展自救重建;规划美好未来,创建心理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