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食的十个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个系统的功能逐步衰弱,以消化系统为例,肠胃功能退化,食欲差、胃口小,营养跟不上,老年人会出现许多功能性问题,这是很多家庭的困扰。那么,如何调整好老年人的饮食,让他们能健康长寿呢?
近日,北京医院营养科医师针对此问题提出老年人饮食的十个原则,请老年人及有老年人的家庭在日常饮食中注意。
1、食物宜杂。每天的营养要包括谷类、奶类、肉类、蛋类、豆类、蔬果、菌类、干果、油类等多种食物;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色泽搭配、干稀搭配。
2、质量宜高。质量高是指营养高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橄榄油等蛋白质高的食物;糖的主要来源应是主食和果蔬。
3、果蔬宜鲜。新鲜、有色的果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有利于帮助消化,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4、饮水宜多。老年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可选择一些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水,一旦感到口渴,水命身体已经缺水。
5、饭菜宜香。老年人由于食物降低,进食量减少,在食品烹做上更加精心,注意物色、香味、形的调配。
6、数量宜少。从生理角度考虑,老年人最好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的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即“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7、质地宜软。由于老年人循环系统的功能有所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老年人的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等烹调方法;不宜嚼烂的食物如肉类等可采用炖的方法。
8、温度宜热。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年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忌吃生、冷、硬的食品,以免影响消化。
9、速度宜缓。快速进食不利于健康;吃饭要细嚼慢咽,主食、菜进口搭配。
10、口味宜淡。饭菜要清淡,不要过于油腻,口味忌重;盐、糖不能过多;老年人味觉减退,许多老年人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这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的诱因;特别不能吃腌肉、咸菜、腊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