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辅导活动?——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成长2

(2010-11-30 09:39:55)
标签:

辅导

辅导员

思想政治

落水者

自我发展

自我觉察

人性观

成为一个人

人本

分类: 辅导工作分享(辅导员导航)

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辅导活动?

以我的理解及在学校工作多年的体会,总体而言,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心理疏导,国家教育目标使然。(国家教育目标)

2、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青春期困惑,国家未来的栋梁。(成人教育)

3、青少年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厌学、网络依赖、抑郁、精神病性障碍、伤人、自杀。(身心健康)

4、学校教育本身的需求:教师、管理人员的健康,职业心理卫生。(个人生活压力管理)

课堂互动:打鱼人救落水者

有三个打鱼人,聚在河边钓鱼,他们发现有人从上游落水正在河里挣扎求救。于是有一个打鱼人便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上来,并用人工呼吸等方法予以抢救。可是,又有落水者从上游被冲下来,另一个打鱼人又跳入水里把他救上来,但是,他们又发现第三、第四和第五个落水者,三个打鱼人已经是手忙脚乱。这是,其中一个打鱼人,离开现场去了上游,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并在那里立一块警示牌。可是,依然有落水者,他们还得忙于救人。后来,他们中的一位似乎悟到了什么,他改变了做法——去教人们游泳。从此,就很少有落水者了,他们可以悠闲自得的钓鱼。

§         本故事的启示

§         传授游泳的知识与方法。

§         水性好坏与落水。

§         辅导是学校教育的上游工作。

三、辅导及学校辅导的基本理念

目前,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有许多称为辅导工作的,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辅导工作相差甚远,对辅导的基本理念也相当混淆,并有许多误解。而且即使在学校中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辅导工作的职前培训,他们对学校辅导工作的认识也十分的肤浅。

因此,很有必要告诉他们学校辅导应有的内容和方法,以便他们在开始工作后能从 当事人(学生)的福址安危出发,帮助他们解决“自我发展”与“适应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若要学校辅导工作得以正常发展,适应教育本身和受教育对象的需求,也有必要从最基本的辅导理念着手,让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基本了解辅导的含义、工作对象、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方法等。

1、孔子教育理念中的“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观念与辅导学、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心是一致的,是最基本的辅导精神。当孔子应用“因材施教”原则教导弟子们“仁”与“孝”的道理时,就好比今日辅导员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谋求了解和适应。

2、苏格拉底的“反诘法”;西方的苏格拉底使用“反诘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使用“产婆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何尝不是今日所谓“回馈法”和“启发法”的高明运用?他们都是具有辅导理念和方法的伟大导师。

3、新从事此项工作辅导员的困惑;我曾经带过班的几个学生今年硕士毕业后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他们问我辅导员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们,你们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你们在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告诉他们,辅导员是做什么的。

在今日迅速变化的社会里,以往那种传统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做思想政治工作凭感觉、师傅带徒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与“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建立既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又有完整的辅导理论和方法的学校辅导工作体系。

4、辅导不是什么。要清楚认识辅导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先知道辅导不是什么。我们一起讨论,从辅导的基本观念入手。

1辅导过程不仅仅是资讯的提供,还包括对当事人心理的认知。(认识理解当事人)

2辅导并不是一种社交谈话(酒会、日常谈话等),辅导是一个人性化、个人化和双方心理的互动。(会心)

3辅导不是普通的会见,辅导是专业会谈,要收集当事人的个人资料(成长史、生理功能、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便作出初次访谈的评估。

4辅导过程虽有教导,但主导辅导过程的主要还是心理会谈(当事人的主要问题、辅导员的个人情况告知、保密及转介、专门的提问、倾听、对当事人问题的评估、辅导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协商等)。

5辅导不是逻辑分析,在辅导过程中当事人与辅导员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结成辅导联盟,无条件积极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坦诚交流始终贯穿于辅导过程,辅导员在双方的心理互动中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当事人。

6不少当事人寻求辅导,一心只想辅导员给予忠告和建议,但这不是辅导的本质和目标,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迈向自我实现。

7许多人认为辅导员的职责是为人解决问题,者是错误的。辅导员的工作分为三大块: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身心健康咨询,三是学生事务指导。辅导员不是后勤总管和单科医生。

8辅导不是单纯的安慰和开导,在辅导过程中会使用日常生活语言,但辅导的重点在于帮助当事人能面对自己当下的处境和问题,并能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自己积极的作出抉择。

9辅导不是同情,许多人误会一个人求助时,会渴望他人的同情,这是错误的;当事人寻求的是同理心(尊重、真诚、同感)和帮助。

10辅导不是冷嘲热讽和当头棒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此,但在辅导过程这个方法是绝对不行的。辅导的最主要条件就是尊重,即我们要接纳当事人。

现在,我们基本清楚什么不是辅导了,那么辅导到底是什么?

课堂互动: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人职业的异同

辅导是一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和来访者之间的职业关系,关注来访者的需要和促进其自我成长的帮助方式。

与其他助人性职业不同的特点:

第一,允许畅所欲言。(倾诉)第二,尊重差异性。(个性)第三,使用非程序化或程序化的技术。第四,保密性。第五,承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助人的职业,其特点是:

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服从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

    4、思想政治的教育利益性——国家、集团

5、辅导是什么?

林孟平认为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帮助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成长功能的关系,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整合当事人的人生经验,实现自我发展。

     吴武典说辅导是一种帮助的历程或方法,由辅导员根据某种信念,提供某些经验,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与充分发展。

     罗杰斯认为辅导是一个过程,其间辅导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当事人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经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的自己,做出统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