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辅导活动?——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成长2
(2010-11-30 09:39:55)
标签:
辅导辅导员思想政治落水者自我发展自我觉察人性观成为一个人人本 |
分类: 辅导工作分享(辅导员导航) |
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辅导活动?
以我的理解及在学校工作多年的体会,总体而言,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心理疏导,国家教育目标使然。(国家教育目标)
2、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青春期困惑,国家未来的栋梁。(成人教育)
3、青少年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厌学、网络依赖、抑郁、精神病性障碍、伤人、自杀。(身心健康)
4、学校教育本身的需求:教师、管理人员的健康,职业心理卫生。(个人生活压力管理)
课堂互动:打鱼人救落水者
有三个“打鱼人”,聚在河边钓鱼,他们发现有人从上游落水正在河里挣扎求救。于是有一个打鱼人便跳入水中把落水者救上来,并用人工呼吸等方法予以抢救。可是,又有落水者从上游被冲下来,另一个打鱼人又跳入水里把他救上来,但是,他们又发现第三、第四和第五个落水者,三个打鱼人已经是手忙脚乱。这是,其中一个打鱼人,离开现场去了上游,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并在那里立一块警示牌。可是,依然有落水者,他们还得忙于救人。后来,他们中的一位似乎悟到了什么,他改变了做法——去教人们游泳。从此,就很少有落水者了,他们可以悠闲自得的钓鱼。
§
§
§
§
三、辅导及学校辅导的基本理念
目前,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有许多称为辅导工作的,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辅导工作相差甚远,对辅导的基本理念也相当混淆,并有许多误解。而且即使在学校中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辅导工作的职前培训,他们对学校辅导工作的认识也十分的肤浅。
因此,很有必要告诉他们学校辅导应有的内容和方法,以便他们在开始工作后能从
1、孔子教育理念中的“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观念与辅导学、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心是一致的,是最基本的辅导精神。当孔子应用“因材施教”原则教导弟子们“仁”与“孝”的道理时,就好比今日辅导员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谋求了解和适应。
2、苏格拉底的“反诘法”;西方的苏格拉底使用“反诘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使用“产婆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何尝不是今日所谓“回馈法”和“启发法”的高明运用?他们都是具有辅导理念和方法的伟大导师。
3、新从事此项工作辅导员的困惑;我曾经带过班的几个学生今年硕士毕业后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他们问我辅导员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们,你们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你们在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告诉他们,辅导员是做什么的。
在今日迅速变化的社会里,以往那种传统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做思想政治工作凭感觉、师傅带徒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我发展”与“适应环境”的需求,这就有必要建立既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又有完整的辅导理论和方法的学校辅导工作体系。
4、辅导不是什么。要清楚认识辅导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先知道辅导不是什么。我们一起讨论,从辅导的基本观念入手。
1)辅导过程不仅仅是资讯的提供,还包括对当事人心理的认知。(认识理解当事人)
2)辅导并不是一种社交谈话(酒会、日常谈话等),辅导是一个人性化、个人化和双方心理的互动。(会心)
3)辅导不是普通的会见,辅导是专业会谈,要收集当事人的个人资料(成长史、生理功能、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便作出初次访谈的评估。
4)辅导过程虽有教导,但主导辅导过程的主要还是心理会谈(当事人的主要问题、辅导员的个人情况告知、保密及转介、专门的提问、倾听、对当事人问题的评估、辅导过程中具体问题的协商等)。
5)辅导不是逻辑分析,在辅导过程中当事人与辅导员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结成辅导联盟,无条件积极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坦诚交流始终贯穿于辅导过程,辅导员在双方的心理互动中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当事人。
6)不少当事人寻求辅导,一心只想辅导员给予忠告和建议,但这不是辅导的本质和目标,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迈向自我实现。
7)许多人认为辅导员的职责是为人解决问题,者是错误的。辅导员的工作分为三大块: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身心健康咨询,三是学生事务指导。辅导员不是后勤总管和单科医生。
8)辅导不是单纯的安慰和开导,在辅导过程中会使用日常生活语言,但辅导的重点在于帮助当事人能面对自己当下的处境和问题,并能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自己积极的作出抉择。
9)辅导不是同情,许多人误会一个人求助时,会渴望他人的同情,这是错误的;当事人寻求的是同理心(尊重、真诚、同感)和帮助。
10)辅导不是冷嘲热讽和当头棒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如此,但在辅导过程这个方法是绝对不行的。辅导的最主要条件就是尊重,即我们要接纳当事人。
现在,我们基本清楚什么不是辅导了,那么辅导到底是什么?
课堂互动: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人职业的异同
※辅导是一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和来访者之间的职业关系,关注来访者的需要和促进其自我成长的帮助方式。
与其他助人性职业不同的特点:
第一,允许畅所欲言。(倾诉)第二,尊重差异性。(个性)第三,使用非程序化或程序化的技术。第四,保密性。第五,承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助人的职业,其特点是:
思想政治教育:
5、辅导是什么?
林孟平认为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帮助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成长功能的关系,协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整合当事人的人生经验,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