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新生入学症候群——积极应对大学生活的压力4
(2010-11-05 08:58:53)
标签:
星座大学生活新生入学时间管理沟通交往快乐理解学习方法健康校园 |
分类: 让我们快乐成长 |
如何预防新生入学症候群
——积极应对大学生活的压力4
新生入学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对环境、学习、人际、饮食住宿、自我有一个重新认知、定位、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适应问题,日本学校心理学专家将此称为“新生入学症候群”。
(一)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各位新生而言,预防新生入学症候群,我有以下一些心理保健的建议:1、制定与将来发展相关的成长、理想、职业(事业)、生活等方面的大致计划;(谋划在先)2、尽快熟悉专业,学分申请适量;(认识专业、不要贪多)3、培养兴趣和特长,不要陷入“学习第一”的误区;(生活多元)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社团活动;5、处好人际关系,专业同学、兴趣同学、社团同学、同乡同学,异性交往,相互关心、相互疏导;6、了解自己,通过心理测量了解自己的性格,积极改善自己的性格;7、多方面认识你就读的大学;从积极方面观察我的学校;8、心理不适要及时求助心理咨询专业人员;
(二)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
1、心理调适——1)心理应对:认知重构、日记、自律训练、行为矫正(自助)。2)心理咨询——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帮助);3)心理治疗——由医院的精神病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进行(医学治疗)。
2、放松技术——冥想、按摩、肌肉放松、太极拳、走步等。
3、资源支持——时间管理、社会支持、兴趣爱好、加入志愿活动等。H、时间管理:(1)工作、学习、家庭和休闲时间的有效安排,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2)一天之中的事务如何安排?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确定你行动的优先次序,更好的利用已有的时间。(3)时间管理的技巧。A、排列优先次序B、确定时间表C、执行D、制订时间地图:将每天的时间分解为15至30分钟为一节,在每一节中完成规定的工作或任务。E、少上网、少看电视;F、准备一个办事备忘录(事务清单):把每天或每周要处理的事务先罗列出来,处理完一件就做个记号。
(三)创建你自己的压力管理箱
心理健康保健的目的——思考、澄清、行动
1、幸福董事会:建立你自己的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人。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请他们给出建议、监督你,而且要成为他人幸福董事会的成员。1)生活圈——家人、亲戚。2)交际圈——朋友、同事、同学等。3)学习圈——志同道合的人。 4)知己圈——可以倾诉知心话、并在危难时能够帮助自己和相伴的人。
2、使用MPS方法(意义、快乐和优势):
我们每天做的所有事情,按其意义可以归纳为10项。1)精神——探讨人生的意义或信仰宗教。2)健康——包括身体及心理上的健康。3)知识——所有可掌握的学问和技巧。4)修养——对人、事、物的态度及行为。5)爱情——两情相悦的恋爱,包括婚姻。6)家庭——夫妇、子女、父母、亲戚等。7)朋友——你觉得应当了解、关心、分享、支持的人8)社会——你自己涉及的世界。9)事业——你称为“工作”的行为,并对社会有所贡献10)财富——钱财及你所拥有的一切。
3、写感恩信:养成给自己关心的人写感恩信的习惯:妻子、父母、朋友等。1)表达感激:每天下班前或入睡前写下最少五件值得感激的事。2)每个月写一到两封,感谢你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所获得的意义和快乐。(信是写给自己看的,不一定发出去。)3)目的是养成一种感恩生活的习惯。
4、快乐免疫法:心理健康理论中最著名的个体身心健康免疫观点: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同学关系、夫妻关系3)有效用比有道理更重要。4)只有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8)每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够影响大局的部分11)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5、幸福地图:规划好你的生活——生活如何安排——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亲情怎么打理——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亲戚关系,学习怎样做好——课程完成,目标达成,社团学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协调——师生、朋友、班级同学、宿舍关系;个人爱好如何满足——爱好、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6、构建积极心理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思想态度——处理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态度
1)面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有“三赢”的态度:我好、你好、世界好。2)经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4)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5)保持灵活的态度。6)有创意和幽默感。
7、自我管理——有效的照顾自己的人生。1)自己可以做的不让他人做。2)自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3)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4)在思想和行为上爱护和尊重自己。5)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6)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
8、有效人际沟通——有效的与他人相处。1) 具备有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2)能够主动与他人接触。3)接受其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良行为。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9、学习提升——保持与时共进、适应发展的能力。1)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2)有效运用自己学习上的优势。3)努力掌握各种学问和知识。4)多问“为什么”和“如何”。5)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6)有尝试的勇气和行动。
10、从“应该如此”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1)“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那样。”2)我们的很多负面心理(认知、思维、情绪、行为),都来源于“应该如此”的心理模式。3)破除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应该如此”心理模式。(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们必须接受。(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等于不让自己成长。(3)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事事如愿。
大学新生面临的身心健康与自我发展问题,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个体差异、心理承受力);
各位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积极适应)
如何尽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处理好上述各种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暂时性的,有些会相伴你四年的大学生活;有些是发展性,有些需要你及时求助心理中心专业人员。
我与你同在,在你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共同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