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2010-05-24 17:58:59)
标签:
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依赖身心健康网民教育工作者中国自控力教育 |
分类: 心理咨询如何助人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成瘾,目前处于上升趋势。
1、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在全部3亿多网民中(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发表的《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是:中国有网民2.1亿、其中25岁以下已达1.07亿。),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已经达1.7亿,超过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在青少年网民中,根据零点公司及一些互联网数据统计组织的调查,最不乐观的估计,青少年成瘾者约有三成半,也就意味着全国有五千万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而且在青少年网民中娱乐倾向十分明显,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及网络影视等比例较高,能占到全部青少年网民的65%,其中又以中学生为主。让人担忧的是不少网吧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加速者,他们不但提供上网条件,而且还提供所谓吃、喝、睡“一条龙”的服务,令家长和学校很无奈(近日笔者接待的两个个案都是初中生,而且都与网络成瘾有关。)。
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1)网络特点——匿名性、便捷性、逃避现实性、高科技性、虚拟性和自由性,是吸引青少年上网的一个原因。这些因素可以使青少年个性得到张扬,追求所谓的理想自我,逃避现实中的挫折,随意在网络中骂人甚至杀人,而且可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2)内部因素;(1)青少年心理的特点。第一好奇心理,浏览极多的信息,体验梦幻游戏;第二补偿心理,许多青少年在现实中被学校、家长忽视,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弥补自己在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第三逃避心理,学业压力大、家长期望值高,使一些青少年难以应付,上网可以缓解压力;第四从众心理,青少年处于建立友谊的时期,极容易收到同伴的影响,为了得到同伴认可而上网。(2)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此时的青少年处于自我评价形成及低谷。3)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多项研究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人格上具有孤独、焦虑、抑郁等特点,在身体与心理方面表现出神经性—情感症状及躯体障碍。3)内部原因;(1)家庭原因。第一家庭关系不和睦及单亲家庭。第二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学习和生活。第三家庭沟通方式及教育方法不当。第四孩子受到不良因素例如父母不当言行的影响。第五父母在孩子上网后恐慌采取强硬办法。(2)学校因素。第一学校采取“堵”的办法解决学生上网。第二学校对学习“不好”的学生采取打、压、忘的办法,致使部分学生以网来寻求安慰。第三学校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不佳时,学生容易寻求网络满足。(3)社会因素。第一保护青少年免于网络成瘾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第二对网吧监管存在很多漏洞。第三对互联网产品及内容的分类分层管理不明晰,许多产品未经严格审查就进入网络。
3、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网络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使用网络不可避免,但关键是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引导。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对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产生严重危害,具体而言,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及大脑功能;2)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及人际关系疏离;3)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4)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5)学习和教育受到严重影响;6)青少年犯罪行为增加;7)心理危机事件频发——青少年自杀行为增加。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解决。但临床心理学家、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等首先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特别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临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为家长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把那些已经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