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地度过女性更年期--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策略6

(2009-07-14 11:18:16)
标签:

健康

人生成长

生命

积极心理

更年期

身体保健

女性

分类: 身心健康养生堂

                       智慧地度过女性更年期

     不论是在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更年期对许多女性来说都是一个完全负面的概念。在有些地方更年期甚至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词。确实,女性进入更年期会使她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发生变化,失去耐心、紧张、容易冲动、吹毛求疵、身体出现各种不良症状,有时还会歇斯底里、社会关系失衡、家庭关系恶化。

可是,更年期真是这样吗?难道更年期的女性真成了人见人厌的“黄脸婆”?

从心理学和健康保健学的立场看,更年期的所有变化,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因为生育期结束造成的激素失衡,而是一种大脑的变化,或者说是身体、心理的综合变化,与青春期有些类似。青春期后的女性,做好了承担社会角色、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准备,而更年期的女性更加强大、平和,无论从判断力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远比年轻时更高明。中年女性与其充满恐惧地逃避或利用各种非自然手段推迟它的到来,不如正视它,有意识地参与,并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改变和治疗自己的身体、思维和精神,那么更年期将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阶段。

1、更年期将生命放在显微镜下看;时光,春夏秋冬;人生,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似乎不可通融、难以改变的。其实并不尽然,夏可清凉,冬可温暖;保健换来健康,养性得以延年。在过去人到中年或年过半百,总以为老之将至,而今天则刚年富力强,就是七老八十的人也一样健康如常。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正常寿命可达一百二十岁,即便按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5岁来算,女性在更年期之后还有三十多年,这是人生三分之一的历程!女性在更年期确实会发生许多变化,许多女性也会陷入种种困扰,为此苦恼甚至自卑自弃。更年期真如人们所说是“倾斜陡峭的下坡路”吗?因为此时,女性朋友面临着儿女长大成人、丈夫在外工作顾不上家、要照顾双方的父母、自己还要兼顾事业、又要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等等,身体发生着变化,心脏不舒服、肠胃消化不良、乳房胀疼、小腿发肿等等,与丈夫的性生活不协调、心情忧郁、经常发火、与家人关系恶化等等。更有甚者,有些中年女性朋友家庭出现危机,有些自己患心脏病、乳腺癌或子宫瘤等疾病,有些下岗失业失去经济依靠,有些神情抑郁正处于精神失常的边缘。

中年女性要正视更年期的这些变化,把更年期放在显微镜下仔细的看,不就是一些变化吗,不就是一些身心方面的不适吗,有什么!它是人生中一个完全正常的生理过程,完全没有必要回避和恐惧。此时的女性是否健康和快乐,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条件,关键还取决于女性自己的感受。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看,与身体变化和外部世界的影响相比,信念和态度更为重要。更年期不仅仅意味着烦恼和忧虑,随之而来的还有女性苏醒的力量和创造力。更年期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圈新的螺旋上升。正如我在前面所说那样,此时,我们富于经验和智慧,我们别有风韵和魅力,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设计自己、爱护自己、发挥自己,就能智慧地度过更年期,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我在此说的将更年期放在显微镜下看,其目的在于让中年女性朋友从观念上先对更年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积极的关心、爱护自己。

2、给你的思想排毒;思想排毒是教人以积极的态度处事和思维的方法。它引导你甩掉并清除塞满我们头脑的各种“包袱”:就象身体排毒排出你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一样。美国妇女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在谈到自己经历更年期的感受时说:“无论你是结婚还是独身、有孩子、有社交活动、工作还是失业,你都不是孤独的。你和我都是有能力、健康、自信,可以重新从沮丧的情感和消沉中走出来。我们不仅要恢复原来的信心,而且要积极地面对生活。每天早上我都从镜子中审视自己,我希望镜子中的人有一棵充满激情的心,无论生理还是情感都是坚强的。这棵心曾经破碎过,但现在又有了生活和爱的希望,特别是当我找到自信的自我时,我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一切不如意。你我都应该自信、自强和振作起来,不要让别人告诉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扔掉那些曾经想控制我们的思想,丢弃那些从前辈身上继承下来的东西,更年期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但我们对它的看法和处理却不会象以往女性那样了。作为女人、母亲和妻子,我所提供的价值在任何一点上都逊色于男人。我们是整个社会这台发动机的一个部件,在今天这个社会中,谁也不要轻视我们——女性。”这是克里斯蒂安思想排毒的做法,她的做法告诉我们,在你的生活中,你首先要问自己“我想要得到什么?”是为现在而活着还是一昧的回首过去或顾虑将来。在生活中是需要梦想的,但是生活的脚步是从今天开始的,千万不要让时间在期望中流失,你为什么不享受今天生活的乐趣呢?思想排毒通俗的讲就是除去内心的杂草,古希腊哲学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思想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积极的思维去占据它。

3、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事实上,在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后,都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要老了?”这是我们遭遇更年期时的正常反应。可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更年期,思想上如何接纳它。正确地做法是“更年期”是可以愉快、健康度过的,我的身体和心理发生的一些变化也是正常的,我可以把握它们。不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思想的主人,要积极思考,要相信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在我们遇到“麻烦”时,许多女性朋友本能的反应就是惊恐或束手就擒。而另一些朋友则是对自己或生活进行评价,然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惊恐和束手就擒意味着投降或放弃,表示对任何改变都不报希望和不采取行动了。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多问自己我愿意适应改变吗?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向积极的方面变化吗?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大扫除,清除那些消极、负面的垃圾,清理自己的思想,“我是一个自信、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吗?”对着镜子说:“我愿意改变”,“改变从现在开始”。按照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工作、学习,不要管你的朋友怎么说,不要让他人牵着鼻子走,生活是你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会陪你一辈子。学会爱自己、赞同自己、给自己自由,对自己宽容一些,始终相信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接受自己现在的生活,对别人信任和关心,始终充满自信,保持幽默感,不要惧怕生理、心理和生活的变化,遇到困难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朋友聚会,多读一些开阔眼界并有益身心健康的报刊书籍,为积极的度过更年期做好思想、心理的准备。

4、生活排毒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年女性在经历更年期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同思想上经历的恐惧、失意或发怒、抑郁等一样,在生活中尤其是家庭中,中年女性成了“不能要求干轻活,只能挺直腰板做家务。”的家庭全职服务员。我们要做家务、养育子女、照顾丈夫,还要参加社交活动、发展朋友关系,顾及与丈夫的感情生活,做好职业工作、处理同事关系,又想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的健康也要考虑、气色不好、睡眠不足、精力不充沛等等,你要在生活中应付各种各样的事务,真有点疲惫不堪的感觉。生活排毒就是要帮助你从根本上改善生活,让你的生活变得好起来。女性进入中年以后,生活的主要领域包括家庭、职业、社交、业余、个人感情、健康等几个方面。确定生活目标,在你生活的主要领域里那方面是你最喜欢的,把它们进行排序,是美容重要、照顾家人优先、呵护自己的身体刻不容缓,还是要补充营养、保持与朋友的关系、参加体育锻炼,最好给自己制订一个生活计划,有序的安排生活,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5、定期做健康检查;人到中年万事多,仅就身体而言,有些部件开始出现故障,身体不象以前那样有力了,我们的身体到了频频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会问:“自己的身体怎么了?”目前社会上许多单位都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的做法,但是有不少人对此并不重视,特别是中青年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健康保健学学者则认为一年一度的定期健康检查十分必要,因为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一些疾病的征兆并得以及早治疗。如果35岁以上的中年女性若每年做一两次健康检查,找出可能延误的疾病,就可以使因这些疾病致死的几率在七年内减少越50%。专家认为,健康检查的好处不止在生理方面,而且在心理也给参加健康检查的很大的鼓舞,可以增强被检查者的自信心。至于具体怎么做定期身体检查,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具体确定检查什么;二要在医生建议下做检查。但是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则是必须要做的,一般而言在身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常规性的健康检查,例如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肠胃镜、肝胆B超、子宫镜、乳房X光检查等。

关于更年期和中年女性的身心健康问题,我只是给女性朋友传递一些心理学家、健康保健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把我知道的关于如何认识和应对更年期的的知识告诉你们,并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提出我关于女性朋友在更年期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策略,以求达到从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帮助女性延缓衰老的目的。目前,在关于认识更年期和延缓衰老问题的研究上,医学、心理学和健康保健学领域还没有最后的和完整的研究答案,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在保持和追回青春活力和延缓衰老等方面,一定会为我们描绘一幅令人振奋的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