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无聊日常生活情绪心理机制心理健康感受幸福健康 |
分类: 身心健康养生堂 |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无聊”?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以下两大因素是催生无聊的祸首:外部刺激不足和自身调节能力偏弱。
1、尝试培养新的爱好兴趣。
2、学习一些新的技能。
3、扩大自己的交际面。
4、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5、为自己制定一个每周七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学习、生活、读书和做家务的计划,让家人监督自己完成。
6、学习放松方法和冥想以此来应对无聊。
1、对我来说,全神贯注是件易如反掌的事。*
2、工作时,我常为其他事忧心仲仲。
3、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4、我经常觉得自己“闲得发慌”,但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5、在必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时,我常常感到困惑。
6、被迫观看别人的家庭电影和旅行幻灯片,这让我备感无聊。
7、我脑海里始终有许多计划和任务去做。*
8、对我而言,自娱自乐是件容易的事。*
9、我需要做的都是些单调而重复的事情。
10、与大多数人相比,我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促使我前进。
11、我能从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中寻找刺激。*
12、我很少因为我的工作而兴奋。
13、任何情况下我总能找到事情做,而且能够找到并保持自己的兴趣。*
14、大多数的时候,我总是无所事事。
15、我可以很耐心地等待。*
16、我常常觉得自己无事可做,很闲。
17、在一些不得不等待的场合,比如排队时,我会显得坐立不安。
18、我常常一觉醒来。就有个新点子。*
19、我很难找到一个让我十分兴奋的工作。
20、我需要在生活中找更多充满挑战的事情来做。
21、我大多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能力,应付工作所需实在是绰绰有余。
22、许多人说我是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人。*
23、我的兴趣太广泛了,没有时间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完。*
24、在朋友圈里,我是最有恒心的一个。*
25、除非是做一些令人激动甚至是危险的事情,我总觉得自己无聊得像行尸走肉。
26、丰富的变化和多样性才让我真的开心。
27、电视和电影都千篇一律,太过时了。
28、年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周围的事情总是既单调又无聊。

加载中…